从概念走向实践,低空经济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我县的无人机生产企业凭借对结构、材料、技术的深度打磨,以实打实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竞争激烈的低空赛道中站稳脚跟、加速前行。
近日,在山东悦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台起飞载重达650公斤的运输无人机成功下线。这款产品依托数字仿真技术,从研发设计到成品亮相,仅用三个月时间。在研发过程中,研发团队通过对无人机的结构强度、载重量、风阻受力载荷等数据进行全维度仿真测算,从而解决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滞空时间、油耗、飞行时速等关键指标,满足客户定制化需求。
为达到客户要求,研发团队摒弃传统玻纤与铝合金材料,全面采用碳纤维材质,使产品强度达到钢的七倍,重量却显著降低。
企业还引进了3米×6米的大型热压罐,通过加温、加压工艺,提升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让产品在同重量下强度大幅提升,同时保障了航空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
为持续夯实技术壁垒,企业先后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吸引了一批来自航空航天、仿真计算、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高端人才,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研发团队。
为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我县推出“科技创新服务官”制度,将科技创新意愿强、应用场景丰富的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帮助企业解读科技创新政策,规划转型升级路径,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多举措、全方位为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综合计划与农村社会发展科技股股长李浩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