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于设备、环境、距离,操作者在拍摄巨幅文物时,经常面临“单张拍不全,全幅拍太糊,多张拼不齐”的困境。即使使用图像拼接工具,局部图像自身存在的畸变、色彩失真等问题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影响整体效果。
本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合合信息旗下扫描全能王推出了以“大尺寸扫描”功能为代表的“无限扫描”技术,展示了如何用AI对超大、超长的名画进行高清扫描和无痕拼接,让人人成为文化的守护者。 《坤舆万国全图》是南京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现场展示的复制件原件成图于1608年,长3.85米,宽1.71米,目前是国内现存最早、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中文世界地图,蕴含着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和风土人情介绍,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现场,“无限扫描”展示了如何用AI技术,高清呈现400年前的世界地图。
在操作过程中,观众可以上下、左右滑动拍摄视频,AI在“观看”视频后,理解图像、文字特征并挑选出合适的局部图像,优化图像质量,拼接形成一张高清、美观的大图。基于AI对图像的理解,扫描全能王还可智能识别图中的山河疆域、神奇动物等元素,当观众点击指定区域时,就能了解400多年前的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实现“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的体验。
AI也可清晰记录百年前的古人如何“摸鱼”。大会上,扫描全能王还展示了明代画家仇英作品《汉宫春晓图》画卷的拼接效果。该画卷长度超5米,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现场,平铺的放置方式导致拍摄者无法像退后一样获得完整画面。借助无限扫描,观众仅需移动手机,就能完整记录高清长卷,观察古人浇花、观鸟、闲唠嗑等生动细节。
相关技术在日常生活中也具备广泛的应用场景。人们经常有大尺寸图片电子化的需求,例如工程师、设计师、测绘人员、城市规划师等职业,需要保存工程图纸、大型手绘稿、地图等文档,这些大型文档不易携带和存储,折叠起来还会导致图纸磨损变形,丢失细节。扫描全能王“无限扫描”黑科技可以将这些文件高清、完整地记录下来,构建数字“知识库”。
据扫描全能王技术团队成员介绍,扫描全能王创新性地提出了“多行、多列视频拍摄”形式。即使拍摄过程中出现了轻微手抖、角度倾斜等问题,“无限扫描”也能够在全局性地理解所有“碎片”的内容和联系后,实现每一块“拼图”的精准复位。为了保证成像质量,无限扫描还应用了AI智能高清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区优化和光影均衡化处理,确保整张图像清晰度提升、光影过渡自然。
文明的传递与守护,不只是少数人的责任,更需要集体的力量。扫描全能王持续关注文保数字化领域,在突破扫描极限的同时也在探索文保数字化创新形式。当AI扫描技术突破了物理条件的限制,文化保护将成为每个人的“举手之劳”。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