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070(UNS编号)是一种高性能铜合金,化学名称为CuCrSiTi,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及优异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以下从核心特性、技术参数、应用场景及市场发展等方面系统介绍:上海凯珉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一、基本特性与化学成分
成分组成
基础元素:铜(Cu)为基体(占比余量),添加铬(Cr,0.3%)、钛(Ti,0.1%)、硅(Si,0.02%)。
杂质控制:杂质含量极低,避免影响导电性,但需注意高温还原环境可能引发“氢病”。
核心性能优势
导电性:导电率达45-78% 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显著高于普通黄铜(约30% IACS)。
强度与弹性:抗拉强度覆盖400-630 MPa,硬度120-190 HV(维氏硬度),兼具高弹性和抗疲劳性。
耐腐蚀性:耐纯水蒸气、氧化性酸碱及中性盐溶液腐蚀。
热稳定性:软化温度达550℃,高温下性能衰减率≤15%(550℃保温2小时后)。
📊 二、物理与机械性能参数
性能类别
参数值
密度 8.88 g/cm³
热导率 310 W/(m·K)
热膨胀系数 18.0 × 10⁻⁶/℃ (20-100℃)
弹性模量 138 kN/mm²
导电率 45-78% IACS(可通过时效处理优化)
机械性能(分状态):
状态
抗拉强度 (MPa)
延伸率 (%)
硬度 (HV)
R400 400-480 ≥8 120-150
R460 460-540 ≥5 140-170
R550 550-630 ≥7 150-190
🛠️ 三、加工与工艺特性
加工性能:
支持冷/热加工(冲压、折弯、焊接),尺寸稳定性好,适合精密零件成型。
热处理工艺:
通过时效处理(如392°F/200℃保温)进一步提升强度与导电性,替代铍铜等高成本材料。
🔌 四、主要应用领域
电子工业:连接器、继电器弹簧、半导体组件、电路板端子(需高导电及抗疲劳)。
汽车制造:发动机传感器、高电流连接器、散热器部件(耐高温+导热性)。
航空航天:耐腐蚀紧固件、电气触点(高强度重量比)。
工业设备:电阻焊电极、化工蒸发器管道(耐腐蚀+导热)。
📈 五、市场发展与国产化趋势
国产替代:
传统依赖欧美日进口(如日本日立、德国撒撕特),现国内企业(如深圳鹏达、华诚金属)已实现量产,供应带材、板材、异型件。
技术方向:
聚焦提升导电率(>80% IACS)及强度,拓展新能源汽车电池连接器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