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大家承认不承认,在pc领域,x86芯片一直是遥遥领先的,拿走了近90%的份额。
原因就是X86芯片,与windows系列,形成了wintel联盟,将一大盘的软件、硬件生态都捆绑在了一起,生态太完善了,远不是其它CPU生态能够比拟的。
而X86芯片对外授权不多,主要集中在intel、AMD手中。
不过,国内也有两家厂商,拥有X86授权,一家是海光、一家是兆芯,都推出了众多的X86芯片,在很多领域,对国外的CPU,进行了国产替代。
而近日,兆芯的X86 CPU上新了,一共发布两款,一款是面向服务器的CPU——KH-50000,一款是面向个人PC的KX-7000N CPU。
这颗KH-50000是基于Chiplet架构,全新的微内核设计,IPC性能较上代提升了30%,最多拥有96核心,最高主频超过3GHz,支持DDR5,支持双路和四路系统,最高可达384核心。
从性能来看,这款服务器CPU相当强悍了,虽然与顶级的intel、AMD服务器芯片还有差距,但其实落后也不太远了,大约也就是2-3年的水平,完全可以在众多领域实现国产替代了。
而KX-7000N CPU则是KX-7000的升级版本,同样采用先进的Chiplet互连架构,8核,最高主频3.7GHz,支持DDR5、PCIe 4.0、USB4等,另外KX-7000N 还集成了GPU显卡,GPU性能提升4倍,支持H.265硬件编解码,支持双路4K显示。
从IPC性能来看,相比于上代,提升了100%,还集成了高性能NPU,可以用于AI PC,显著提升端侧AI处理性能和使用体验。
而从总性能来看,落后intel、AMD也不太远了,大约也是2-3年的差距,在很多场合上,是可以实现国产替代的。
我们知道,X86芯片是可以安装windows系统的,这是X86芯片的一大优势,所以如果国产CPU能够只落后intel、AMD,且还能安装windows系统,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将不会再有任何替代障碍了,毕竟现在很多人的电脑,其CPU还未必是最近几年的,可能是3、5年前的。
而按照机构的数据,2024年时,国产CPU的比例其实已经达到20%左右了,预计到2030年会达到40%左右,我认为如果国产CPU持续不断的突破,这个比例提升只怕会更快,到时候我们就初步摆脱对国外CPU的依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