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数标委秘书处在北京召开《可信数据空间标准化研究报告》研讨会,为我国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和标准体系制定加快了步伐。这份《报告》的推出,无疑为当前备受关注的数据流通与价值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数据局宣布首次开展企业、行业、城市三类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数据要素的高效流转被正式提上日程。无论是云南提出的大型企业和特色行业试点,还是湖南计划到2027年建成20个以上标杆项目,都显示出我国对于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高度重视。 那么,什么是可信数据空间?国家数据局的定义很直观——它是一种以共识规则为基础,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和增值的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也是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换句话说,就是把分散在各行各业、各类主体手中的“信息金矿”安全、合规地联结在一起,共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全球数据空间数量已经超过200个。无论是欧盟、日本、美国还是韩国,都已将数据空间作为数字经济合作的重要抓手。中国在这一领域同样动作频频,通过多元主体共建、打通“数据孤岛”、推动行业应用等方式,让数据变成可以流动、可以交易、可以增值的宝贵资产。国家层面,《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明确提出,到2028年要建成100个以上的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
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行业和城市都被纳入试点范围。企业试点注重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转型,行业试点聚焦新材料、科技、能源等关键领域,城市试点则打造公共、企业与个人数据融合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根据IDC预测,2025年中国可信数据空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4亿元人民币,而且行业和企业空间的增长潜力巨大。
这一切都表明:在数据要素化、资产化的浪潮中,如何让数据真正“入表”,实现合规、科学的管理和价值评估,成为全社会亟需破解的难题。 从“资产”到“入表”:数据资产入表的重要性
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工作,主要针对有形资产(比如厂房、设备)和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进行登记、核算和报告。但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早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无论是金融、电信、制造还是医疗、电商,每一家企业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背后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数据资源还只是停留在“信息”层面,尚未真正实现资产化。只有当数据被科学评估、合法确权,并通过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时,它才能正式“入表”,成为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项有价资产。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盘活自身资源,提高融资能力,还能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奠定坚实基础。
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数据资产入表,也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让数据像土地、资本一样可度量、可交易、可监管,才能充分释放其要素价值,为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现状与挑战:专业力量亟待补位 尽管政策推动力度空前,但现实中,数据资产入表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方面,当前数据流通多为点对点模式,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安全合规问题突出;另一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使得不同企业、行业间的数据难以互认互通。
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缺乏专业的数据资产会计人才队伍。过去,会计人才更多聚焦传统财务核算,对于复杂多变的数据资源往往缺乏有效识别、归集、评估和管理的能力。随着数据资产化成为趋势,会计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转型:既要懂得财务会计原理,又要熟悉大数据技术,还需掌握法律合规、知识产权等跨界知识。
全国各地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数据显示,目前行业内相关岗位人才数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传统财务人员素质与数字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在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足,也影响了我国数字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正因如此,一个全新的职业群体应运而生——这就是“数据资产会计师”(Data Asset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DACPA)。 走进新职业:什么是“数据资产会计师”?“
数据资产会计师”是伴随数字经济发展而诞生的新兴专业人才。他们不仅需要掌握传统会计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更要精通数据资产管理、评估与流通中的关键技术与合规要求。可以说,他们是连接财务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是推动企业和社会实现数据资产化目标的中坚力量。
作为交叉学科的产物,数据资产会计师的主要工作包括但不限于:
1. 数据资源的梳理与归集,对企业内部各类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为后续评估打下基础; 2. 数据资产确认与计量,根据国家及行业最新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数据资源进行科学评估与价值测算;
3. 数据入表管理,将已确认的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实现全面的信息披露和资产管理; 4. 数据合规与风控管理,确保企业在收集、存储、流通和使用过程中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有效防范各类合规风险;
5. 数据资产运营与创新,为企业探索基于数据的新商业模式和价值实现路径提供决策支持。
随着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加速推进,无论是大型龙头企业还是新兴科技公司,都迫切需要一批既懂财务又懂技术、既懂法律又懂业务的数据资产会计师来打通“最后一公里”。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数据资产会计师?
为了规范行业发展,提高从业者专业素养,我国已设立了“数据资产会计师”考试体系。作为面向社会公开的专业认证,这项考试覆盖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为不同层次从业者提供了系统化的学习与成长路径。
考生可以在全国35个城市参加考试,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主要城市,非常方便。不论你是资深会计人员希望转型升级,还是初涉职场渴望切入数字经济新赛道,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权威认证。
考试内容兼顾理论与实务。通用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理论》帮助考生掌握基础知识,而分级教材《数据资产会计管理实务(初、中、高级)》则结合不同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案例讲解。教材将由官方在报名缴费后免费邮寄给考生,最大程度减轻备考压力。
报名及考试相关安排均可通过唯一官方渠道——数据资产会计师考试网完成。准考证将在考前一周开放下载,由考生自行打印。考试时间安排将根据最新政策动态适时公布,保证每一位有志者都能及时参与。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大军,无数企业开始探索“数出有据”“数出有价”的路径。不远的将来,每一份可靠的数据都可能像土地或厂房一样,在报表中占据重要位置,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懂行懂术的数据资产会计师来“保驾护航”。
这正是中国数字经济腾飞的新起点,也是个人职业成长的新蓝海。如果你渴望投身这场伟大的产业变革,不妨立刻关注并报名参加“数据资产会计师”考试,让自己站在风口之上,与国家同频共振,在数字时代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可信数据空间和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已驶入快车道。在这场以数据为核心的新型工业革命中,每一家企业、每一个行业都急需专业的人才来推动数字资源转化为切实可见的资产。“数据资产会计师”不仅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更以其独特的专业能力成为驱动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