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企业对“数字化工具”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OA用来走流程,ERP用来控成本,CRM用来做客户…… 看起来各司其职,但很多人一用就发现:
- OA、ERP、CRM 功能重叠?
- 到底客户信息是放CRM,还是ERP?
- 合同审批流程,到底走OA,还是在CRM里建个流程?
- 项目报价该放哪儿?CRM?OA?还得抄一份到ERP?
如果你也在这些系统间“来回倒腾”,数据重复、流程脱节、效率反而更低——那不是你不会用系统,而是没有理清各系统之间的边界和协同方式。
这篇文章,就来聊聊一个问题:
CRM ≠ 万能系统,它到底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又该怎么和ERP、OA配合?注:本文示例所用方案模板:简道云CRM系统,给大家示例的是一些通用的功能和模块,都是支持自定义修改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里面的功能。一、OA、ERP、CRM,到底谁负责什么?先给一个通俗对比,帮助快速建立整体认知:
- OA 管内部协作,偏行政流程
- ERP 控企业资源,偏运营和财务
- CRM 跑销售节奏,偏市场和客户
看起来划分清楚了,但现实中,很多企业却混在一起用。
常见问题包括:
- 客户信息在OA、CRM、ERP都有一份,更新不统一
- CRM跟进完后,生成订单得手动抄一遍进ERP
- OA审批流没有和CRM打通,合同签约/报价流程一堆“人工提醒”
问题不在系统本身,而在于:没有给系统定好边界、没设好流转机制。
二、CRM真正该管的,是“客户的全过程”而非“业务的全部流程”很多企业对CRM有个误解:
“我们既然已经用CRM了,那流程审批也做进去吧,财务节点也接进去,合同也集成进来……”结果变成:啥都想往CRM里塞,最后啥也做不好。
明确一点:CRM的边界,是“客户起点”到“成交完成”这一段过程,具体包括:
- 客户线索管理(从哪里来,属于谁,意向强度)
- 销售过程推进(阶段分层、跟进节点、记录管理)
- 商机转化分析(赢单率、周期、转化率)
- 客户生命周期管理(老客户维护、回款提醒、续费节点)
超出这些范畴,比如:
- 财务做账、库存扣减 —— 是ERP的事
- 合同审批、发文公告 —— 是OA的事
CRM重在“推进成交”,不是“承接一切”。
1. 把OA流程搬到CRM里跑 —— 弄巧成拙
很多企业嫌OA系统流程不好改,就在CRM里建审批流。
比如:
- 请假、用章、招待申请都放进CRM建流程
- 审批链路走得乱、数据留痕不清晰
- CRM里堆了一堆和客户无关的信息,干扰销售节奏
建议:OA类流程,尽量留在OA系统。CRM做“销售协同”,不是“办公协同”。
2. 商机/报价生成后,还得再人工抄到ERP系统
这类场景很常见:
- 销售在CRM里填报价单、客户选型确认
- 最终生成订单,需财务对接,结果得人工复制进ERP
- 报价变动、信息更新无法同步,造成数据失真
建议:将CRM和ERP之间打通接口,让客户相关信息、订单数据自动流转,提高效率并降低差错。
3. 客户信息重复填,客户池混乱,数据标准不统一
一些企业在CRM录客户信息,在ERP又录一遍,在OA再存一次。
时间久了,问题爆发:
- 同一客户有多个ID
- 客户状态不一致,销售看“已成交”,财务还显示“未回款”
- 老客户变成“新线索”重新走流程,严重影响体验
这类问题建议:制定客户数据的唯一ID逻辑,明确主系统是谁,其余系统做读取或同步,不要“各自为政”。
总结来说,一套好用的CRM系统,应具备以下能力:
数据分工明确
- 客户、销售过程数据归CRM
- 审批类数据归OA
- 成交后订单、财务归ERP
- 不同系统之间字段、逻辑不重叠,有清晰边界
能和其他系统打通
- 报价/订单/客户信息能同步到ERP系统
- OA中的合同、审批流能打通CRM节点
- 通过API或低代码方式实现灵活集成,而不是完全定制开发
权限管理清晰,数据联动安全可控
- 不同部门看到的客户字段可做隔离
- CRM中数据可读可控,可追溯修改记录
- 系统对接有日志记录,避免“黑箱操作”
CRM不是万能工具,它只是企业销售系统中的一环。
它做得好不好,关键不是功能多,而是:
是否聚焦“客户生命周期管理”?是否能和OA、ERP自然协同?边界清楚、职责明确、系统协同,数字化才能真正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