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月的尾声,北京的天空并未掩盖那股与日俱增的热度。就在这片暑气蒸腾的大地上,2025年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BIRTV)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朝阳馆如期而至。正如那遥不可及的理想,BIRTV自1987年诞生之日起,便肩负起了将广播影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最新政策、成果与创新带给世人的使命。无论是政策的宣讲、产业的展示,还是国际间的沟通交流,乃至广电技术的产业交易,这一平台已经成为了行业内不可或缺的重要枢纽。
这次展会的主题,恰如其分地传达了时代的脉动——全媒体、超高清、强智能。正如科技如潮水般涌来,任何一个有志之士都无法忽视这一趋势的力量。而作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华硕(ASUS)也应邀参展,向众人展示其在这一领域的深厚积淀和技术实力。展会上,华硕的表现无疑是一股清流,不仅吸引了大量专业观众驻足观看,还成为了诸多从业者的热议话题。
华硕此次展出的产品之一,便是其备受瞩目的NUC15系列。无论是NUC15Performance还是NUC15Pro,这两款产品的亮相无疑让整个展会更加熠熠生辉。特别是NUC15Performance,它以其超快速部署和多功能扩展的优势,赢得了不少媒体工作者的青睐。在这个融媒体时代,工作者们常常面对工作流复杂、设备繁琐的困境,而NUC15Performance恰巧解决了这些痛点。
如同那位华硕『工程师』所言:“我们成功将高端PC的性能压缩到仅有传统台式工作站1/20的体积中。”这种让人惊叹的缩小比例,犹如魔法般将复杂庞大的硬件压缩成了仅3升的迷你机型。更为令人振奋的是,NUC15Performance不仅能够在传统计算性能上超越许多中高端影视工作站,更具备了更高的AI计算效率。这一切都得益于其强劲的配置: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NVIDIA GeForce RTX显卡,以及强大的内存扩展。这些高端配置让它在影视后期、视频创作与渲染方面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
不仅如此,NUC15Performance还在散热设计上做出了大胆创新。它配备了QuiteFlow散热系统,采用三风扇双VC均热板的散热架构,成功克服了传统微型工作站散热差的问题。即使在长时间高负荷的情况下,NUC15Performance依旧能保持低噪音、高效运行。这一特性,使得NUC15Performance在工作流的导出和即时报告的速度上,都具有了显著优势。
更为难得的是,这款产品不仅强大,还拥有极高的扩展性。随着4K、8K超高清的普及,媒体工作者面临着更高的素材传输要求,而NUC15Performance通过Wi-Fi 7、蓝牙5.4等高速稳定的无线🛜连接,加上前置USB 3.2 Type-C和后置雷电Thunderbolt 4接口,大幅提升了素材传输的速度和效率。同时,它还支持通过多个接口同时输出多达五路4K画面,完全能够满足媒体人员在多显示器剪辑时对工作流的需求。
即便是在超高负荷的工作环境下,华硕的NUC15Performance依然保持着过硬的质量标准。它通过了防摔、抗震、宽温运行等多个严格测试,确保能够在各种环境下24小时不间断工作。在直播车、临时办公场所等场景中,NUC15Performance展现出了它的卓越性能与极致便捷的使用体验。
同样,ASUS的NUC15Pro也一并亮相。作为更注重短视频制作和快讯撰稿的解决方案,NUC15Pro拥有Intel酷睿Ultra处理器和AI算力,支持高达四屏4K显示和多种接口的扩展,使得其在短视频创作和信息发布方面展现出更强的优势。其高达96TOPS的AI算力,优化了机器学习任务和智能图像处理,提升了工作效率,帮助内容创作者迅速响应,抢占先机。
展会现场,华硕的展台前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专业媒体人纷纷驻足,细细品味华硕带来的每一款产品。特别是一位省级电视台的技术主管表示,传统广电设备往往体积庞大,功耗高,而NUC系列产品则解决了这些问题,极大地提升了移动融媒体工作站的建设效率。正是这种创新与变革的力量,让华硕在行业内获得了广泛认可。
时至今日,4K/8K超高清已经逐渐成为广播电视领域的主流。随着后期制作对计算与渲染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华硕的NUC15系列以其独特的性能与体积之间的突破性平衡,改变了人们对直播车、影视后期等专业领域的固有认知。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华硕在影像、视觉方面提供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将极有可能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最后,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正在被改变。而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期待在科技的浪潮中,我们每个人都能站在时代的前沿,迎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