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畅通、网络丝滑的背后,是无数电信人夜以继日的守护。2025年,随着老曹调任他处,34岁的靳文瑶接过中国电信河北保定分公司(以下简称保定电信)莲池区营销中心网络维护的接力棒。这个总背着电脑包、口袋里常备熔接套管的年轻组长,用过硬的技术,重新定义了维护工程师的日常。
8:00,晨会结束后,牛站长在智慧综维系统上快速派发当天的工单。靳文瑶仔细翻看着维护片区的任务清单,手指在手机上划动着,眉头微蹙。“东三环有外力施工,得先去现场交底才能开工。”他低声自语道,同时从工具包里掏出一本边角磨损的黑皮笔记本。这本《工作日记》是老曹调任前亲手交给他的,纸张已经泛黄,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莲池区重要光缆的走向、历年故障点和处理心得。靳文瑶熟练地翻到“东三环”那页,老曹的笔迹清晰可见:“管道有弧度,偏向主路,施工需特别注意……”在队伍出发前,靳文瑶一边布置任务,一边分发防暑降温物资,“今天高温预警,多喝水,别中暑。”这个贴心的举动,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小靳式安全提醒”。随后,他又检查了一遍每个人的工具包,确保OTDR、熔接机、安全绳等装备齐全。皮卡车轰鸣着开出院门,阳光下,那本被翻得卷边的黑皮笔记本显得格外厚重,仿佛承载着无数个像今天这样的早晨。
9:00,在南二环物流园,靳文瑶的操作让用户惊叹:仅用OTDR测试三次就定位到一段被老鼠啃噬的断纤位置。处理完故障,临走时,他在用户设备处贴上机打标签:“高温天气,注意散热——2025.7.22。”
10:00,中铁项目部会议室里,靳文瑶将一份管线分布图摊在桌上,手指沿着密密麻麻的标记缓缓滑动,目光专注。“各个路口的管道都需要勾连,否则这条管道就形同虚设。”他语气坚定,项目部负责人认真点头,随即约定了现场勘察时间。
14:00,莲池南大街光缆迁改现场,泥泞的路面让人步履维艰。靳文瑶半跪在井盖旁,双手稳稳地握着OTDR测试仪,眼神紧盯着屏幕。他一边操作,一边嘱咐同事:“这5条光缆里业务繁多,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割接。”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手绘草图,用笔尖轻轻点在某个位置,“就在这个井割接,这里有接头盒的安装空间。”
17:00,办公室内,靳文瑶坐在桌前,神情专注地核对当天的纤芯使用情况。他一边翻动草纸,一边在资源表上逐项更新关键信息,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每一个字都承载着责任与严谨。
20:00,“一剥二擦三切平,四瞄五熔六测衰……”靳文瑶利用休息时间观看线上综合维护的视频课件,并总结一些提纲和要点分享到群内,丰富综合维护领域的理论知识,督促大家一起进步。
靳文瑶的工具箱里藏着两样“宝贝”:一本翻烂的工具书,一叠光缆路由图。“我不是科班出身,但我知道每熔接一芯光纤,就有几十户人家能连接WiFi。”而这个90后技术骨干最期盼的与老曹一样,就是故障清零。
当夜间值班的靳文瑶处理用户处光模块故障时,城市的各个角落依然有电信人奋斗的身影。夜班的许盼正蜷缩在电井里熔接光纤,为了酒店业务及时开通;线上运营组下播的主播喝一口水,润一下沙哑的嗓子;云网智慧调度中心的监控大屏上,信号灯闪烁,仿若星河。正如靳文瑶在工作日志里写的:“每一米光缆都是数字保定的毛细血管——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网络,更是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