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语涵 孙颖 孟紫薇
近日,2025RoboCup巴西机器人足球世界杯赛事传来喜讯,清华火神队创造历史,成为首支夺得冠军奖杯的中国战队,另一支来自中国的战队——农大山海队,则收获了亚军。值得一提的是,两支队伍的机器人均来自一家海淀企业——加速进化。昨天,载誉归来的相关战队和企业讲述了夺冠背后的创新故事。
加速进化全球化负责人李超逸介绍,此次大赛中,成人组前三名及小型组前两名战队,全部使用了加速进化公司自主研发的“加速T1”和“加速K1”机器人,彰显出中国机器人在竞技体育比拼中的科技实力。
此次世界杯上取得佳绩只是起点。李超逸介绍,公司目前提供完整的开源程序及相关培训课程,大学生、中学生利用几周时间就可以快速上手,进行机器人踢足球开发。如今,上述开源程序和相关培训已吸引国内外数十所大学和海淀区多所中学组织队伍参加机器人足球赛的学习和比赛。“从踢足球入手,学生可以快速熟悉机器人开发的相关内容,未来,可以进行更多具身智能角色的开发,成为具身智能的优秀二次开发者。”
中国农业大学正是投身具身智能创新的生动范例。在农大工学楼4层的实验室里,记者看到,2名同学正在认真调试机器人。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农大山海队导师胡标介绍,通过训练机器人的视觉图像识别能力,有助于机器人在球场找球及自主定位。
目前,农大山海队核心成员为4人,正紧锣密鼓备战下月在国家速滑馆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随着比赛机器人的增多,团队计划扩展到7至8人,以更好地支持比赛与技术研发。“这次世界杯,我们在与清华大学的决赛中发现,对方利用深度强化学习技术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脚法,踢得又快又准,力度也大。”从世界杯归来后,胡标总结经验:“接下来,我们也将深入研究这项技术,进一步挖掘机器人的潜能,拓展其应用场景。”
机器人在竞技场上的不断突破也折射出海淀区机器人产业的崛起。2025年以来,海淀区紧抓全球具身智能技术爆发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全力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截至目前,海淀区已经集聚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186家,其中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24家;同时,海淀区前瞻布局产业创新平台,支持唯实具身智能研究院、北航具身智能研究院、智源研究院等多个创新型研发平台建设;此外,东畔科创中心已挂牌中关村(海淀)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园,温泉科技园已挂牌中关村(海淀)国际机器人产业园,形成了具身智能产业的专业化聚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