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虽然经常会看见无人机运用的新闻,但潜意识里,一直觉得无人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挺远的,结果没想到,普通人竟然也能体验“飞的”。
更厉害的是,前不久,东北首条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竟然也在沈阳“首航”成功了,那么随时叫“飞的”的生活,离我们真的不远了吗?
空中出租车、无人机送快递
这些离沈阳都不远了?
前不久,“无人机试乘”活动可是吸引了不少科技爱好者和游客参与。
图片来源于央广网
据了解,这是沈北新区开展的蒲河廊道低空观光旅游场景应用的一次试飞,未来将逐步拓展航线网络,串联蒲河廊道沿线生态与文旅资源,打造“空中瞰沈北”特色品牌。同时,这次试飞的成功,不仅标志着我们以后可以“低空瞰蒲河”,而且也标志着我们距离“打飞滴”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图片来源于央广网
这几年,无人机除了在“空中表演”方面大放异彩,在快递运输、旅游休闲等领域也取得了很多成绩,尤其是沈北新区,作为“航空大户”,更是默默干了很多大事。
比如去年9月,单家村低空观光旅游、运动训练飞行跑道就已经正式建成并成功试飞了,今年年初,稻梦空间的热气球观光项目更是大放异彩,成为沈北新区打造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一次成功实验。
图片来源于沈北青年社区
今年3月,沈北新区低空经济青少年无人机研学基地正式开馆,作为“东北首馆”,更是成了很多青少年网红打卡地。可以说,听起来好像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低空经济”,其实正在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沈北新区在低空经济领域更是逐步摸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图片来源于东北新闻网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在低空+文旅领域,沈北新区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多成果,在其它领域,沈北新区更是“快人一步”。今年5月份,沈北新区大学城无人机物流运输测试验证航线成功实现东北地区首飞,30公斤的快递,从顺丰速运虎石台营业部起降点起飞,不到15分钟就将快递送到了终端客户手中。
这次成功试飞,不仅为未来无人机物流领域积累了经验,而且也将沈阳低空经济发展带入了“落地”阶段。不久的将来,沈阳不仅可以有机器人送快递,还会有无人机送快递了。
沈北“航空城”不白叫
低空经济,先行一步
作为2024年才全面铺开的“崭新领域”,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几乎是所有城市都在强夺的“新质生产力”赛道,前几年,类似“无人机收快递”这类新闻,还只能发生在深圳等先发城市。
沈阳作为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和首批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拥有完整的航空全产业链条,是国内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基础最好、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沈阳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力,沈北新区在无人机快递配送、低空观光旅游等应用场景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标志着沈阳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更为东北地区抢占这一新兴赛道提供了有力支撑。
而沈北新区之所以可以“先成一步”,不仅得益于其占位优势,其极具前瞻性的政策规划,更是关键。据了解,沈北新区规划“一核三基地”空间布局,成立了辽宁首个低空经济服务平台,低空经济装备制造入选辽宁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沈阳最先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力的区域之一。
目前,沈北新区已经成功获批9个低空空域、2条测试航线,建成 11个临时起降点,新建了全场景体验、飞行培训、低空观光等10余个应用场景,正在快速将“低空经济”带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当然,除了文旅、物流等领域,装备制造等同样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在这一领域,沈北新区更有着先天优势。据了解,借助沈飞局部搬迁的新机遇,沈北新区正在着力打造“沈阳航空航天城”,进一步夯实沈阳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雄厚底蕴与厚积薄发的发展势能。
综合来看,作为沈阳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沈北新区正以创新为翼、以产业为基,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蓄势腾飞。我们也相信,未来,沈北新区必将进一步释放其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活力,助力沈阳打造东北地区低空经济发展标杆,推动低空经济加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重要抓手,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支撑,让产业腾飞与城市振兴同频共振,使科技创新与民生改善交相辉映。
▶作者|仙人掌 ▶编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