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网刷屏的GPT-4o吉卜力风格,背后有两位核心人物功不可没。而这两位技术巨擘,近日却被一股强劲的力量一举挖走——其中一位是华南理工的女神学霸,另一位是伯克利的博士。出手者,正是Meta的扎克伯格。
继上次豪掷2亿挖走华人学者之后,这一次,扎克伯格直接将GPT-4o图像团队的两位顶尖人物收入麾下。他的动作迅速且决绝,再次在AI领域引发了不小的波澜。
其中,来自华南理工的Lu Liu,是这场“吉卜力狂欢”的关键人物。正是在她的技术加持下,GPT生成的图像散发出宫崎骏动画般的细腻质感,既精确如数学结构,又充满艺术的灵动,使得无数用户为之赞叹,AI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令人叹为观止。
而伯克利博士Allan Jabri,则是GPT-4o多模态团队的领军人物。在他的主导下,GPT打破了文本、图像、音频等多维信息的壁垒,实现了无缝交互,使得AI的“感知力”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这两位都是AI领域的顶尖人物,他们的离开,给OpenAI带来了极大的打击。
为什么总是OpenAI受伤?这或许得从去年的CEO罢免风波说起。那场震撼全球的“宫斗剧”,持续了105小时,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搅动了OpenAI内部的波澜。原本凝聚的团队精神被撕裂,员工的归属感与使命感大大减弱。
当一家公司核心价值观动摇时,人才流失便成了难以阻挡的趋势。而扎克伯格敏锐地抓住了这一裂痕,展开了猛烈的攻势。据说,Meta的挖人策略直接而有效——以足以让人无力反抗的天价薪酬包为诱饵,并要求对方在15分钟内做出决定,过期不候。
这种带有强大压力感的“闪电邀约”,看似冒险,实则精准击中了AI人才的心理。经历了动荡的OpenAI,理想摇摇欲坠,而Meta提供的巨额现金显然更具诱惑,快速压垮了许多人的犹豫。
对于顶尖的研究者来说,多年的学术攻坚,不仅是为了实现学术理想,也渴望得到相应的价值认同。扎克伯格递来的支票,无疑是对他们能力的直白肯定。
可怜的奥特曼,看着自己精心搭建的技术堡垒,一点点被拆解。从核心算法到骨干团队,OpenAI几乎成了Meta的人才孵化器,连最核心的技术脉络都被逐渐吸纳。扎克伯格正在借此机会,组建起一支强大的“AI复仇者联盟”——从语言模型到多模态交互,从图像生成到逻辑推理,各个领域的顶尖人才纷纷涌入Meta,势头足以撼动整个行业格局。
这场没有硝烟的AI终局之战,正悄然展开,人才争夺成了开端。OpenAI凭借先发优势牢牢占据了市场心智,但内部的动荡与裂痕需要时间修复;Meta则凭借强大的资本与扎克伯格果断的决策,正在加速追赶。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情怀与资本对决,到底是OpenAI能够守住阵地,还是Meta能够后来居上?或许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技术与人才的较量,将推动AI领域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进发,而最终的赢家,或许是那个能在理想与现实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的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