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一万倍!闯入北航的“微缩宇宙”!(缩小一倍的比例是多少)

缩小一万倍!闯入北航的“微缩宇宙”!(缩小一倍的比例是多少)

若将目光缩至万分之一

寻常世界便成奇域

通过微观视角展示微观世界之美

发掘微观领域的创意与想象力

在肉眼不可及的维度

藏着另一个宇宙的呼吸

将科学与艺术融合

两校区北航首届“微摄影”大赛作品展

和小萱一同探索

北航师生在测试操作下观测到的

微观世界的奥秘与精彩

《叶落碎琼雪》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化学学院 研究生 韩艺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本样品以铂(Pt)为主要元素,通过高倍电子显微镜观测,呈现清晰的微米级结构。铂作为贵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耐腐蚀性和催化活性。铂的扫描电镜图像展现出金属特有的冷冽光泽与几何美感-晶界如枯叶脉络,似坠落的秋叶,凝固在银白的寂静里;而散落的颗粒则像一场骤停的雪,覆盖了镜面般冷寂的荒原。黑白成像中,科技与自然在此碰撞,金属的永恒与雪叶的易逝彼此纠缠,既似水墨留白,又如未来风景。

《竹韵星河:微观导管的宇宙之窗》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分析测试中心 教职工 薛静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竹子导管的电镜图像。样品中的主要元素包括构成导管的细胞以及周围的维管束薄壁细胞。技术难点在于使用电子显微镜精准捕捉细胞结构细节,要在高倍放大下保证图像清晰、稳定,且能准确呈现不同细胞的形态差异。在艺术特性上,将微观植物世界与浩瀚宇宙相联系,既体现了生命微观结构的精妙,又呼应了北航对宇宙探索的追求,仿佛打开一扇通往微观与宏观交织奇妙世界的窗口。

《珊瑚礁》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生 孙禄昊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本样品展示FePS3单晶基底及生长其中的NaNb₄P₂S₂₁纳米颗粒。这种材料具有层状结构、良好晶体稳定性与可调控电学性能。通过精确控制合成条件,使表面生长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纳米颗粒,其分布组合在调色后形如珊瑚礁分支状和团簇状结构。扫描电镜图像清晰展示纳米颗粒微观形貌,它们相互连接交织,构成复杂三维网络结构。色彩斑斓的纳米颗粒仿若置身深海,赋予无机材料蓬勃生机与活力,完美融合材料科学知识与艺术美感,呈现出纳米世界中的“珊瑚礁”奇观。

《绽放的高能之花》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化学学院 研究生 付泽瑞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本图片展示了锂氧电池放电后正极形成的花状过氧化锂。核心元素为锂(Li)、氧(O),其花状结构是锂氧电池正极放电产物Li2O2,其形貌与电池性能密切相关,探究其形成机制对提升电池效率、循环稳定性至关重要。技术难点在于精准调控过氧化锂通过溶液路径生长为花状,以实现电池高效能输出。花状结构呈现出细腻的层次与韵律,如微观世界的艺术雕琢,既展现科学之严谨,又蕴含自然美学的灵动,仿佛是能量与形态的诗意共舞。

《生命之叶》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化学学院 研究生 李路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绿色树叶是生命的象征,因为它承载着大自然最本真的生命力。叶片中的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能量,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赖以生存的氧气和养分,这种神奇的转化宛如生命的魔法。四季轮回中,树叶从萌发新芽到凋零化泥,既展现蓬勃生长的朝气,也诠释循环再生的永恒。那一抹绿色不仅是植物的脉搏,更是整个生态系统活力的缩影,提醒着我们生命相互依存、生生不息的本质。

《梦幻泡泡》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研究生 汪绍芸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样品为Zn-3wt%Mg合金粉末,此材料经3D打印成型后具有适中的降解率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可降解金属材料。使用仪器为分测中心的场发射扫描电镜1,拍摄难点在于取样时铺粉的厚度与均匀度较难把握。在原图基础上进行局部调色,像小时候在阳光下吹泡泡水,很梦幻,很怀念。

《夜泳》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生 宋子源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断口学是每位结构强度工作者的必修课,但即便试验经过精心设计与控制,实际的失效行为依然非常复杂,关注的现象也经常会被断口上各种特征所淹没。置身于此的研究者,恰如在一片漆黑的汪洋大海中野泳。复杂塑性行为导致的表面起伏,宛若海中的巨浪;断口平面上的白色线条,就像点缀浪花的白沫。这一切的一切,仿佛在告诉研究者:这里是深海,回头便是岸,但这个世上从来不乏孤泳者。无数人勇敢踏入深海,选择与浪同行。

《水晶葡萄》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宇航学院 本科生 刘广奇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这幅作品展现了纳米材料的独特魅力。样品主要由粒径均匀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组成,这些微小的颗粒通过自组装作用形成了团聚状态。这些团聚的纳米颗粒的排列形貌恰似一串饱满的葡萄。经过精心的上色处理和艺术加工,原本单调的科研图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晶莹剔透的紫色葡萄串在深色背景下熠熠生辉。这是科学之美的艺术升华,为枯燥的科研工作增添了一抹诗意的色彩,犹如在严谨的实验数据中品尝到令人愉悦的甜美果实。

《海洋森林》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化学学院 研究生 王子硕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该作品直观呈现了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有助于研究人员观察纤维结构及分布,为分析材料性能、优化合成工艺提供依据;技术难点方面,这种纳米纤维的制备需精准调控纺丝条件,避免纤维团聚与缺陷;艺术特性上,图片中细密规整的纤维阵列,如微观世界的 “纤维森林”,线条流畅且富有韵律,明暗对比与结构层次构成独特的美学画面,兼具科学严谨与视觉美感,展现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魅力。

《陨石坑》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化学学院 研究生 高璐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铂(Pt)作为高密度、耐腐蚀的过渡金属,经激光刻蚀形成微纳米结构,显著提升催化活性。技术难点集中于微米级加工精度(粗糙度<1μm)及激光参数精准匹配。艺术上通过纳米凹坑阵列(200-500nm)结合工业级雕刻(精度<5μm)实现科技与艺术融合,为表面工程和极端环境材料研究提供新范式。

《送你一朵小红花》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化学学院 研究生 刘艺菲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样品由钯(Pd)和硫(S)元素组成,钯为过渡金属,赋予材料独特催化等性能;硫作为非金属元素,与钯结合形成稳定结构。合成该特定小花形貌需精准调控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时间等,稍有偏差难成预期结构。且要保证形貌均一性和稳定性,避免团聚或结构坍塌,颇具挑战。微观下小花形貌别致精巧,打破材料常规形态印象。命名赋予人文关怀,将科学与情感相连,兼具科学美感与艺术温情,实现跨领域融合。

《星空》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生 孙禄昊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作品展示了针状Nb4P2S21样品的SEM二次电子成像图像,它展现出独特的一维针状纳米结构,其形态犹如雪花般晶莹剔透,又宛如浩瀚星空中的神秘星球,放射状的针尖仿若探索未知的触角,努力地向四周伸展,试图感知着周围的一切。整体来看,这个微观世界就像一个神秘的宇宙,吸引着我们不断深入地去探索和研究,激发着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让我们渴望在纳米材料的领域中发现更多奥秘,探索更多的可能。

《月》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 董圣杰

【使用仪器】

扫描电镜

作品描述

作品《月》的原型是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球形颗粒。创作的核心技术难点在于精确调整电子显微镜的像散,以使颗粒表面细节清晰显露。这些粉末颗粒表面粘附有微小的氧化物杂质,它们在成像时形成了明暗不一、深浅各异的衬度区域,其形态酷似月球表面的地貌。创作者因此将其置于星空背景之中,将其视作悬浮的月亮。作品命名为《月》,既直观对应其视觉形态,更深层地寓意着这种合金材料具有如月光般独特卓越的性能。

《“梵高”的仙人掌》

左滑查看原图

【作者信息】

分析测试中心 教职工 金雨佳

【使用仪器】

无损亚微米X射线分析仪

作品描述

此图出自亚微米CT,图片为通过扫描重构后得到的黄杨种子的二维及三维形貌图,拍摄分辨率为2.5um。通过亚微米级分辨率与智能成像技术,不仅突破了低密度植物材料三维表征的技术瓶颈,还通过高精度数据与可视化工具的结合,将科学分析升华为兼具功能性与艺术性的成果。此技术对植物学、农业科学及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科学传播提供了新的美学范式。

在北航,有这样一个地方

可以让北航师生以独特视角

探秘微观世界奇观

既见精湛分析技艺

亦显非凡美学体悟

这般探索依托的正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分析测试中心

这个高水平分析测试仪器平台

秉承“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服务宗旨

为北航师生构建了

丰富的综合测试服务体系

2024年7月9日 分析测试中心揭牌仪式

2025年7月9日 分析测试中心揭牌成立一周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作为校级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创新性地采用“1+N”的集约加协同共建模式,汇聚校内优质资源,构建了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创新性强的综合测试服务体系。

以学校科研特色和发展优势为着力点,科学规划平台体系,分析测试中心集约服务平台位于沙河校区四号楼,建筑面积3350平方米,拥有各类国际先进的分析测试设备,设为四类(电子显微成像、化学成分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物理性能表征)17个通用及3个特色测试服务方向,服务支撑材料、生医、仪器、航空宇航、交通、物理、化学等学科发展,协同服务平台充分依托“两地三校”相关学院特色设备进行打造,保障学校“空天信医”研究方向及重大任务,支撑学科交叉融合。

中心采用“物联网+”智能管理模式

建立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

服务支持全校共享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构建了高水平公共科教平台的开放共享体系

便捷面向校内外用户的开放共享

实现了仪器预约、使用、计费等

服务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中心着力实现

教培、实践、科研的层层递进

组织开展仪器操作培训

服务支撑学院实验课程及科研课堂

积极开展专业论坛交流活动

确保持续强化学生的

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为新成果与新技术分享

提供了全方位的交流平台

立足服务人才中心和

创新高地建设目标

北航深入推进

学科交叉与科教协同

探索高水平科研创新

和高质量人才培养

交叉融合新模式

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特别声明:[缩小一万倍!闯入北航的“微缩宇宙”!(缩小一倍的比例是多少)]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佛山外贸网站建设怎样(佛山外贸公司招聘信息)

不同类型的产品或服务,目标客户群体不同,网站的设计风格和内容布局也应有所区别。考虑到不同设备的使用习惯,网站应实现响应式设计,确保在PC端、平板和手机等多种设备上都能良好显示。 总结起来,佛山外贸网站建设应…

佛山外贸网站建设怎样(佛山外贸公司招聘信息)

6G到底“6”在哪里?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这为6G的研发和部署奠定了坚实基础。6G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消除了地面基础设施中转环节,通过低轨卫星星…

6G到底“6”在哪里?

高分子路基板:煤矿巷道创新铺底材料

在煤矿作业中,路基板常常面临重型机械的行驶,因此其耐磨性显得尤为重要。UHMWPE路基板的表面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其防滑性能,降低工人和设备滑倒的风险。二、高分子路基板在煤矿中的应用 在煤矿的日常运营中,高分…

高分子路基板:煤矿巷道创新铺底材料

【企韵风华】产能“满格”!江河光伏“智”造线火力全开,定制化BIPV“爆单”

在BIPV行业快速发展、渗透率逐步提升的趋势下,江河光伏始终保持创新活力,持续融合创新理念,同步推进设备产线改造智能化升级,优化生产体系并贯穿产品生产过程,以更大的产能和更高效的交付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高质…

【企韵风华】产能“满格”!江河光伏“智”造线火力全开,定制化BIPV“爆单”

北京暴雨亲历者自述逃生经历 隧道被困与自救行动(北京暴雨事件)

7月26日11时50分,曹先生一家从内蒙古多伦返回北京,途经汤河口检查站时,收到工作人员关于前方可能塌方的警示。尽管如此,曹先生还是跟随车流继续前行约20公里后,被困在怀柔区琉璃庙隧道内

北京暴雨亲历者自述逃生经历 隧道被困与自救行动(北京暴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