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Deep Seek、蚂蚁AQ等“赛博大白”兴起,头疼脑热问AI开始流行,但AI看病究竟靠谱吗?在专业人士、普通民众之间引发广泛关注讨论。
近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国首个连接硬件的院士智能体亮相,过去遥不可及的国家级院士,现在直接“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用户打开AQ,对着手机说下“帮我找王建安院士”,一些常见的心内科问题,都可以让大专家 AI帮助解答。
王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AI日常看病已经和本人水平接近,并称“聪明的医生都会用AI“,AI让1个医生变成10个医生,就如同医生的听筒、显微镜等工具,能否用好AI,取决于医生自身的智慧”。
公开信息显示,在蚂蚁AQ上类似王院士这样的医生智能体,已经多达269个,覆盖了心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等20多个常见科室,其中80%以上都是三甲医院的主治医生。
一方面大医院、大医生在积极拥抱AI,另一方面普通老百姓如何看?“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的看病体验是普遍的用户痛点,在小红书等平台上,不少用户分享AI看病的经验,更有甚者称,AI看病体验已经超过一半的真人医生,“医生很忙,也不会给我一个人那么多时间,看看就过了,AI更有耐心。”
但媒体的一项调研却显示,在AI和医生诊断结果发生冲突时,仅有20%的人愿意相信AI!有用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去医院看病也是为了一个寻求确定性,必须得有医生亲口对我说,才能安心,这种感觉一百个AI也比不上”。
也有三甲医生对记者表示,目前市面上AI工具很多,但实际能力不一,作为医生还是能够辨别出其中的问题,但是普通患者却不能,他举例孩子有病问AI,AI给出检查舟头病的建议,但实际去医院诊断却没有,这位医生建议,”普通患者如果自己拿着AI去看病,就好比盲人摸象,不能看病全靠AI“。
面对越来越多AI看病工具,你怎么看?你相信AI问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