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简称“WAIC 2025”)在上海召开。京东健康携最新AI成果亮相本届大会,在WAIC“京东AI生产力应用与实践论坛”上,京东健康探索研究院(JDH XLab)首席科学家王国鑫受邀分享了“京医千询” 医疗大模型最新进展和未来路径。同时,京东健康的医疗AI成果还入选本届大会的《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充分展现其在医疗大模型技术创新和医疗AI场景落地方面的行业领先优势。
持续强化“京医千询2.0”能力 重磅推出“三引擎+四模型”架构
据了解,京东健康旗下自研医疗大模型“京医千询”自今年2月全面开源以来,持续聚焦打造“2.0”版本,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开放,推动医疗人工智能从全科服务向更复杂专病领域纵深拓展,并最新打磨形成“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
其中,“三引擎”即具备循证数据的引擎、具备临床病例的引擎,以及实现医患交互仿真的引擎,其核心目标是完成可信的数据训练,为“四模型”(即全科医生模型、专科医生模型、健康Agent、影像大模型)的能力升级持续提供动能。
(京东健康探索研究院(JDH XLab)首席科学家王国鑫在WAIC现场发表主题演讲)
据王国鑫介绍,“京医千询2.0”目前已重点在拟人对话、可信推理和医学全模态等方面实现显著突破。其中,“拟人对话”能为用户带来高度人性化和自然感的对话体验。这种对话方式不仅能够理解用户的语义,还能模拟人类医生的问诊方式,进行多轮病情询问,按照循证医学的逻辑要求,给出合理的建议。
“可信推理”是AI医疗的基石。“京医千询2.0”严格遵循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路径,注重内部知识与外部知识、思维深度与问题难度的结合,具备反思机制和专家反馈的自适应能力,并经过超140个临床科室医生,及百万级真实临床复杂病案的专家评测,以确保医学推理的可靠性。
“医学全模态”则是大模型走向临床深水区的必由之路。目前,“京医千询”已实现对文本、影像、检验数据等多模态医学数据的综合解析,能为精准诊疗提供全面支持。
王国鑫表示,京东健康持续强化“京医千询2.0”的能力,不是要开发一个更大的模型,而是要回归医疗智能化体系的本质;“三引擎+四模型”的架构是“京医千询2.0”的一项长期工作,这将有助于整体加快国内医疗智能化转型进程。
入选WAIC“ESG创新案例” 坚持让大模型在真实场景发挥价值
本届大会的“AI+医健产业可持续创新论坛”上,重磅发布了《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京东健康旗下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成功入选。
据悉,《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由第一财经、健闻咨询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邀约多方专家,设立“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提名委员会”,经过提名申报、修订确认、专家推选等严格程序,产生入围案例。
(京东健康旗下医疗AI大模型解决方案入选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
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提名委员会认为,加快AI深度应用,既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更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民生痛点的重要路径。京东健康不仅推出了国内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的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还发布了“AI京医”“京东卓医”“康康”等一系列基于大模型的AI医疗产品,覆盖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就医买药、健康管理等各个场景。
(WAIC京东健康展台,“AI京医”“康康”等医疗AI产品引发观展民众体验热潮)
就在本届大会前夕,京东健康旗下“AI京医”大模型产品体系刚刚迎来全面升级。截至目前,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了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已成为业内医生智能体数量和服务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平台。这些专家医生智能体不仅具备通用AI能力,更能基于医生本人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深度训练医生本人的“数字分身”,覆盖皮肤、精神心理、中医等多个重点专科。
除了专家医生智能体之外,以AI医生“大为”为代表的多专业服务角色智能体,也已在全场景下发挥重要价值。其中,AI医生“大为”依托“京医千询”大模型,实现了从基础咨询到全周期健康管理的能力跃升,自今年618前夕上线至今,在短短一个月内已累计服务用户超百万,与单一用户每次互动的沟通轮次平均超过7轮,服务好评率超过97%。同时,AI营养师“小晶”、AI药师“小方”、AI心理咨询师“小语”等专业角色与“大为”紧密协同,从疾病诊疗、营养支持、用药安全到心理健康,构建起覆盖用户全周期、全场景的健康服务保障。
此外,京东健康旗下业内首个面向医院全场景的大模型产品京东卓医已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落地。直接面向消费者的 AI 健康智能体“康康”正持续迭代中。
未来,京东健康将持续深耕医疗AI,让大模型在更多场景中发挥更大价值,让更优质、高效、更专业的医疗健康服务触达更广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