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梧州市天誉茶叶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凌鹏 摄
机器飞转,精准识别……7月23日,在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园,记者走进天誉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誉茶业)生产车间看到,一台布满传感器的智能选茶机正以毫秒级速度检测传输带上的茶叶——每片茶叶经过,隐藏其中的发丝、虫卵等异物皆被精准识别分离。
天誉茶业技术总监禤永均介绍,这台“鹰眼”智能选茶设备,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7月初,天誉茶业接到一笔50吨茶叶订单,但传统人工作业需数十人耗时两个月才能完成,时间短任务重,借助这台百万元的AI技术设备,在规定期限交货不成问题。
作为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天誉茶业以六堡茶生产为核心,集种植、研发等多业务于一体,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创新。2013 年,借着共建“一带一路”东风,天誉企业将六堡茶带到马来西亚,开启了“茶船古道”海上丝路的文化之旅。2019年,天誉的袋泡茶首次“登机”,成为马来西亚亚洲航空公司的机上饮品;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天誉六堡茶首次搭乘中欧班列走进法国,与红酒搭配“火”出圈……从开拓东南亚市场,到挺进欧盟,再到进军中东市场,天誉六堡茶的出海之路越走越宽广。
“走出去才知道,标准是最好的通行证。”天誉茶业董事长吴燕坦言,比如欧盟对茶叶的检测就多达400多项,这也倒逼企业构建起一套严苛的生产标准体系。
天誉公司的大楼里,技术研发部、理化检验室、感官审评室、微生物实验室一应俱全,从茶叶种植、鲜叶采摘到加工存储,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规范。
在三楼茶业档案室,一组铺满整面墙壁的红色柜子格外显眼。
“这些抽屉里存放的是自2011年公司成立至今,每个出厂批次的茶叶样本。”禤永均打开其中一个抽屉,从里面取出一罐茶叶,记者看到标签上写着:2011年5月,槟榔香六堡茶。
这套从2011年就开始积累的茶业生产样本数据,让天誉茶业在进行新产品研发时有了“核心数据库”。
禤永均告诉记者,依托这些数据,他们和科研单位合作,对六堡茶进行深加工,萃取六堡茶冻干粉,用于生产六堡茶奶茶、六堡茶雪糕、六堡茶面膜等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欢迎,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目前,这份对标准的执着正与AI 技术深度融合。
在六堡茶行业,年份茶(指有一定陈化年限的茶叶)备受青睐,仓储成了客户需求的重要一环。当前,天誉公司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的2万平方米新仓储中心已经落成,正在紧张装修,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这座新仓储中心是广西目前面积最大的智能化六堡茶仓储基地,运用AI技术可实现温湿度精准调控、进出仓全自动操作、全流程溯源认证等功能,还能通过智能平台帮助客户在线交易存茶,为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打造更大平台。
当千年茶香遇上现代科技,六堡茶的未来,值得期待。
已投入使用14年的木板茶仓,结合可视化平台进行全自动全天候监控。见习记者 凌鹏 摄
研发人员观察六堡茶上的“金花”生长情况。见习记者 凌鹏 摄
天誉茶业老茶仓的可视化平台,对入库茶叶可进行全自动全天候监控。见习记者 凌鹏 摄
档案室存放着企业成立以来的每一批出厂六堡茶的样本。见习记者 凌鹏 摄
天誉茶业满墙的档案柜。见习记者 凌鹏 摄
检验人员对每一批次茶叶进行内部检测,确保茶叶出厂的品质。见习记者 凌鹏 摄
工人在操作“鹰眼”智能选茶设备。见习记者 凌鹏 摄
“鹰眼”智能选茶设备大大提高了筛茶效率,使产能得到大幅提升。见习记者 凌鹏 摄
“鹰眼”智能选茶设备履带局部。见习记者 凌鹏 摄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①|靠研发争先,这家公司成广西合成生物“领头羊”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②|AI浪潮中,这家民企如何让行业“一键智启”?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③|真行!这家公司每年制种1500万公斤以上,跻身全国杂交水稻种企前20强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④|西南地区重要的铝合金轮毂基地正在这里打造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⑤|快来看!村民从这家农业企业分享到了“五金”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⑥|扬翔用Al给猪猪开“定制营养餐”。如全国推广,年可节粮1500万吨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⑦|矿渣生金,年产5吨!这家铜冶炼企业是如何做到的?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⑧|这家老牌药企为什么投6亿元“退城入园”?
“弄潮吧!民营经济·企业探访”⑨|这家企业的AI眼镜,可让视障者“看见”、听障者“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