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带猫眼功能的智能门锁用户其实原本是不需要门口监控的。但是某次升级猫眼固件失败后,就再也无法使用了。作为一个数码自媒体,每天快递很多,有过多次丢快递的记录。门口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我的心头大患。后面尝试摄像头、独立的智能猫眼,但是基本都因为过于“显眼”,而引发邻里不安,不得不拆了。后面又换过几款带摄像头的智能门铃,不是单镜头拍不全快递,就是续航差到每周都要充电。直到上手小米智能门铃4 Pro,才算真正解决了我的所有痛点。这篇实测就来聊聊,它到底凭什么让我放弃“折腾”。
磨砂黑机身搭配圆角设计,挂在门上不突兀,比之前那款白色“科技风”摄像头、猫眼、顺眼多了。用了它一周多,没邻居或物业来上门投诉。以后应该也就不会有来为此投诉的了。配件里除了门铃主体,还安装背板、接收器、电源线、还有3M胶贴和螺丝包,铁门选胶贴安装,完全不需要看不出来痕迹。
一体双目,是小米智能门铃4 Pro最大的看点,上面的摄像头记录路过或在门口停留的人员;下面的摄像头,直接盯住快递。双目的设计,让它可以同时关注到两个重点区域,不会因此失彼。这也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当然是因为它的米家的,一个米家APP全搞定。米家绑定硬件的过程就不水字数了,纯傻瓜式引导操作。)
实测安装全程只用了1分钟:先把背板贴在门侧1.5米高的位置(官方建议高度,刚好覆盖人脸和地面),24小时后再扣上门铃,听到“咔嗒”一声就稳了。我特意拽了拽,纹丝不动,比之前用磁吸式的靠谱多了。 (官方提示:背板贴好24小时后再安门铃主体,更加稳固。)
白天:连快递单号都能看清
最让我惊艳的是双摄设计——500万主摄拍人,200万副摄拍地面。白天测试时,10米外的访客五官清晰,门口放的快递盒,副摄连面单上的电话号码都能看清(亲测能识别快递员信息)。150°广角甚至能拍到楼道拐角,之前单镜头门铃总漏掉的“门侧死角”,现在全覆盖了。
深夜:无红曝不扰民,夜视堪比“小夜视仪”
之前的门铃夜间开红外灯像个小灯笼,邻居投诉过好几次。小米4 Pro用的940nm红外灯,实测深夜楼道无光时,画面是黑白的但完全不发光,2米内来人的穿着、发型看得一清二楚,连我家猫半夜溜到门口都被拍得明明白白。
宣传说能识别快递员、宠物,我特意找朋友做了测试:
- 快递员上门:10次有9次精准识别,APP会单独推送“包裹提醒”,再也不会漏拿快递;
- 邻居家狗跑过来:立刻识别“宠物”,不会误报成“陌生人”;
- 楼下小孩打闹经过:灵敏度调至“中”时,只会在门口停留3秒以上才触发录像,避免频繁打扰。
最贴心的是“变声通话”功能,独居时遇到陌生访客,切换成“大叔音”对话,对方完全听不出破绽,安全感拉满。
四、续航真能撑半年?存储安全吗?官方说“典型场景6个月续航”,我模拟高频使用(每天触发20次录像),3天后电量只掉了2%,推算下来撑4个月没问题,比之前那款1个月就没电的强太多。
存储方面,32GB本地存储能存约3000段视频,断网时也能录;3天免费云存储刚好覆盖“丢快递、门口异动”等急需取证的场景。而且数据用AES-128加密,删除本地视频后云端同步清除,不用担心隐私泄露。
五、不同人群怎么用最香?- 独居女生:开“拆除报警”,有人强拆就会100分贝报警+手机提醒,搭配变声通话更安全;
- 宝妈:连小米电视后,做饭时门铃响,电视直接弹窗显示门口,不用手忙脚乱找手机;
- 租房党:退租时撕胶贴不留痕,账号一键迁移,新租客看不到你的记录。
- 网购党:日常网购,常丢快递的,有了它,直接锁定目示。
只支持32GB的内置存储空间,不支持TF卡扩展。云存储免费期只有3天
总结:499元花得值吗?对比同价位竞品,双摄+长续航+小米生态联动是绝对优势。如果你和我一样,既想要看清门口所有细节,又懒得频繁充电,选它准没错。现在每天出门都踏实多了——毕竟好的智能门铃,就该像个隐形管家,需要时在,不需要时绝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