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算力空转”的困局,从“资产算力”迈向“好用算力”,是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的热点话题,而超节点则成为一条新出路。
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聚变)展出了全球首个多元智算即插即用超级集群系统,单柜128张AI加速卡。此外,超聚变已经构建起从算力支撑到AI数据平台搭建,再到商业智能体构建与业务设计咨询的全栈解决方案,展出了上百个AI场景实践案例。
超节点成焦点
生成式AI爆炸式成长,2022年OpenAI横空出世时,模型的迭代时间大概为3~4个月。如今,全球每周都有一个新模型“打榜”。大模型几乎跑着从预训练时代奔向推理时代,将全球算力竞争拖入深水区。但是,一款芯片从设计到量产,以两年为周期,而且单芯片性能提升的边际效应在递减。《IT时报》记者发现,在WAIC 2025上,几位国产芯片大佬坐下来对谈时,一直围绕着降本增效这个话题。
当单点突破遭遇瓶颈时,超节点成为另一条算力演进的主流路径。所谓超节点,就是通过高速互联技术,将大量服务器芯片整合成一个单元,形成一台“超级计算机”,从而提升大模型训练效果。
试想,一个有5000户家庭的小区,如果快递要从中央仓库派送到每一户家庭,这个工作量非常巨大。如果将小区作为一个整体,包裹派送到小区门口(超节点入口),小区内的快递员再将包裹派送到5000户家庭,小区内外部的物流系统同时运转,那么整体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在WAIC 2025展会上,超聚变展出的多元智算即插即用超级集群系统,除了单柜128张AI加速卡,112G/224G的高速互连之外,单柜采用240kW的超级供电,一柜顶32柜,使用第5代100%原生液冷,能够节能20%以上。同事超聚变构建了全面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技术和算力生态,能够兼容10多家加速卡,提供双生态南北向安全异构算力。
智能体成为“必答题”
智能体的爆发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超聚变算力事业部总裁张小华做了解释:“随着AI算力走向多元化,跨芯片架构的统一调度已成为新需求,同时行业焦点正从单纯的硬件交付转向模型落地效率,算力度量从卡转向token。在此趋势下,超聚变算力业务以软硬融合为路径,打造坚实的AI infra底座,加速智能体价值释放。”
目前,超聚变在企业内部挖掘并落地 100 余个单点智能体应用,覆盖研发、生产、服务等核心环节。超聚变CIO、城企数智事业部总裁蓝文广在超聚变智能体与应用专题论坛上表示,AI原生的生态型数智平台正在替换传统数字中台和PaaS,企业核心水平商业应用正在经历企业数智建模的重构,超聚变聚焦提供面向AI+数据的全栈解决方案。
智能体迈向千行百业的“最后一公里”,要靠强大的生态“朋友圈”支撑。
WAIC 2025期间,超聚变依托聚智A-in-One伙伴计划,发布FusionOne AI解决方案十大行业实践,通过打造行业智能体矩阵,以生态协同的方式破解行业应用难题。在技术层面,横向融合云服务、虚拟化、大模型、推理引擎、RAG等技术,实现技术贯通;在行业领域,纵向深入医疗、金融、教育等行业,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让算力精准释放价值。
AI产业已进入“场景效能竞速”阶段,AI迁移调优是多样性算力时代背景下,突破算力瓶颈、释放AI效能的重要方向。超聚变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工作委员会AI迁移调优工作组组长单位,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发布《多样性算力软硬协同调优行动计划》,提供软硬协同调优的具体路径,帮企业解决算力瓶颈,提升 AI 效能,让不同算力资源高效协同,降低 AI 应用的技术难度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