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新闻网讯(记者 蒋宇欣 实习生 潘婷婷)昨天上午,走进兰溪市常青颐养中心,走廊内一抹白色的身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灵巧地躲避障碍,准确无误地将药品送到用药老人的床位,显然,这名特殊的员工十分称职。据悉,这是兰溪引入的首台智能养老机器人。
“我们给机器人取名‘小悉’,它可以根据指令前往指定房间为老人送药。”常青颐养中心院长童美玲向记者介绍。除了配送功能,“小悉”还能协助医护人员查房巡视,每天定时拍摄记录老人状况并及时反馈。一旦发现老人起夜跌倒等危险情况,它会立即通知工作人员。此外,它的健康检测功能尤为贴心,老人只需使用机器人携带的温度计、血压仪和血氧检测器,各项数据便会实时上传系统,“小悉”会根据检测结果提供健康建议,使养老服务更加精准。
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而言,“小悉”更是一位贴心的“陪伴者”,提供娱乐服务,老人可通过语音指令让机器人播放音乐、讲笑话。“小悉,小悉,给我唱一首《东方红》。”自从“小悉”加入养老院,93岁的姜锡蓉老人感到身边多了一个聪明懂事的“孩子”,“随时能聊天、听歌,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姜锡蓉说。
“将繁琐、重复的工作交由人工智能完成,护理员便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康复护理、心理疏导等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品质,这正是人工智能的意义所在。”童美玲表示。目前,机器人刚入驻养老院,除了工作人员熟悉操作外,养老院还致力于教会老人使用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操作,既方便服务老人,也增加了他们接触新科技的机会,让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智能语音交互机器人、智能腕带、居家安全警报器、红外人体感应探测器、“一键呼”……如今,智慧养老的“适老”程度正不断提升,以满足老人的实际需求。
为更好地服务老人,兰溪成立了智慧养老项目小组,深入调研各类养老机器人,综合考虑养老机构规模、服务水平、老人需求及场地设施等因素,筛选出养老机构作为机器人投放试点。同时,与智能科技公司紧密合作,根据机构实际需求,定制化开发机器人功能,实现协助老年人康复训练、夜间睡眠监测及异常预警等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构建智慧化养老服务场景,并非仅靠引进最新智能产品就能实现,还需结合老人实际情况,聚焦其需求,不断优化产品。我们将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建设,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更科学、更精准的服务,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市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包俞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