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慧港口已成为港口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智能化转型对港口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求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应用能力。
虚拟仿真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为智慧港口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成为重塑港口教育新生态的重要手段。
政策导向
虚拟仿真助力港口专业
近日,2025年教育部年中推进会召开,会上明确“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理念。
港口专业涉及港口规划布局、装卸工艺、航运业务流程、船舶调度管理、货代与船代实务以及物流运输组织等知识技能。
职业院校应该依托“新双高计划”,开发贴合港口真实作业流程的虚拟仿真课程与实训项目、构建产教融合基地,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培养港口专业复合型人才。
港口专业涉及港口规划布局、船舶调度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等知识技能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旺盛,国家也高度重视虚拟仿真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地。
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要有效运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资源、升级设备、构建课程、组建团队,革新传统实训模式,有效服务专业实训和社会培训等。”
今年6月,教育部发布《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引》,要求职业院校开展适应智能时代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及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
恒点“智慧港航‘AI+虚仿’虚实融合创新实训基地”
恒点虚拟仿真
赋能港口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了助力职业院校建设“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新双高”,恒点打造“智慧港航‘AI+虚仿’虚实融合创新实训基地”。
基地包含智慧港口协同交流授课区、智慧港口虚拟仿真设计区、设备操作仿真训练区、推演展示区和虚拟作品多终端展示体验区五个部分。凭借其突破时空限制、降低实践成本、增强交互体验等优势,成为破解传统港口实训教学瓶颈的关键路径。
1、沉浸感
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恒点开发的大型航运混合现实系统、港口决策模拟沙盘等硬件设备,
通过VR、AR等手段,构建高度逼真的智慧港口作业场景。这种沉浸式学习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大幅提升学习体验。
2、安全性
传统港口实训存在诸多安全风险,如起重机操作失误可能导致货物坠落、碰撞等事故,危及学生安全。学生在大型航运混合现实系统、港口专业3D—LED交互显示系统构建的虚拟空间内,可以反复实验、大胆探索,即便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出现严重失误,也不会造成伤害。
港口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提供虚实结合的高沉浸感、强交互性的实训环境
3、多场景、交互性
在虚拟仿真环境中,学生可与虚拟设备、场景元素进行实时交互。例如,在模拟集装箱装卸作业时,利用港口专业XR数字融合工作站,学生通过操作手柄,能够精准控制起重机的起升、平移、旋转等动作,完成集装箱的抓取、吊运与放置。同时,虚拟仿真实验还可以模拟暴风雨、大雾等极端天气下的港口作业,以及设备突发故障、船舶紧急靠泊等应急情况。这种多场景、高度交互性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迅速提升实践技能,增强应对复杂工作场景的能力。
4、虚实结合
在“设备操作仿真训练区”,恒点为学校配备了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训练模拟器、堆场集装箱起重机训练模拟器、门式起重机训练模拟器、门座式起重机训练模拟器、正面吊训练模拟器和对应的仿真训练系统以及真实教学设备等,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作业流程优化及应急演练。
港口决策模拟沙盘能够构建高度逼真的智慧港口作业场景
结语
恒点“智慧港航‘AI+虚仿’虚实融合创新实训基地”还提供各种类型的港口实训虚拟仿真资源,更好地对接港口产业发展需求,助力“产教融合高质量”。
恒点虚拟仿真通过提供高沉浸感、强交互性的学习环境,多场景模拟复杂作业情况,保障教学安全并降低成本,为培养适应智慧港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的持续深化,恒点虚拟仿真将在智慧港口职业教育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港口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