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当诺贝尔奖与图灵奖双料得主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用英语发表主旨演讲时,大屏幕上的中英文同传字幕几乎同步呈现,流畅如母语。这一场景的“幕后英雄”,正是科大讯飞。作为本届大会的“翻译合作伙伴”,科大讯飞不仅为开幕式、主论坛及19场分论坛提供覆盖15种语言的同传服务,更以多语种技术、AI学习机等创新成果,成为全球AI产业瞩目的焦点。从诺奖得主背后的“翻译官”到展区“镇馆之宝”,科大讯飞为何能连续多年成为WAIC的核心技术支撑?答案藏在技术硬实力与产业深耕的双重基因中。
辛顿演讲的实时翻译,考验的是AI同传的“多线程作战能力”。科大讯飞搭载的星火语音同传大模型,以三大技术突破刷新行业标准:响应速度达人类同传水平——中英同传首字响应时间缩短至2秒,比传统机器翻译提速60%,实现“边听边译、边译边说”的类人流畅度;专业术语精准覆盖——在医疗、金融、制造业等高壁垒领域,模型预置超8万个垂直词汇,翻译综合得分突破90分,确保AI前沿术语与生动比喻的精准传达;复杂场景自适应降噪——通过多模态降噪技术,即使面对千人会场的嘈杂背景音,系统仍能精准捕捉演讲者语音,确保翻译清晰度。
这些能力并非“临时突击”。科大讯飞深耕语音识别与多语种翻译二十余年,从2015年首次超越人类速记员,到2024年包揽CHiME语音识别、IWSLT口语翻译等国际权威赛事冠军,再到2025年星火X1大模型支持130+语种交互,其技术积累已形成“从实验室到产业”的完整闭环。正如泰国Omniscien公司CTO Dion Wiggins在体验多语种AI透明屏后感慨:“这种技术令人兴奋!”——这正是科大讯飞技术实力的国际注脚。
WAIC选择科大讯飞,不仅因其技术领先,更因其在产业落地中的“全能角色”。在大会现场,科大讯飞的“翻译天团”覆盖全场景需求:讯飞同传系统为千人主论坛提供上屏服务,确保国际嘉宾无障碍沟通;搭载离线大模型的讯飞双屏翻译机2.0成为“社交神器”,无网环境下仍能快速翻译,解决跨国交流的“网络焦虑”;展区内的多语种AI透明屏,则让观众通过实时翻译与外国友人“隔屏交友”。截至目前,科大讯飞同传已服务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40万场次会议,覆盖观众超4亿人次,成为跨语言交流的“基础设施”。
而科大讯飞的野心不止于翻译。在WAIC展区,其AI技术已渗透至医疗、教育、城市、企业等千行百业:医疗领域,智医助理系统覆盖全国7.5万家基层医疗机构,累计提供超10亿次辅诊建议,成为医生的“AI助手”;教育领域,搭载星火大模型的AI学习机入选“镇馆之宝”与SAIL奖TOP30,通过AI 1对1精准学、心灵伙伴等功能,重新定义“因材施教”;企业服务,星火飞码iFlyCode为程序员提供全流程代码生成支持,星火知识库则助力企业知识管理效率提升300%;城市治理,星火智法·律小助将合同审查时间从30分钟压缩至10分钟,文旅大模型为城市文旅注入新活力。这种“技术+场景”的双重赋能,让科大讯飞成为WAIC展示AI产业生态的“最佳样本”。
WAIC选择科大讯飞,是技术实力的必然,更是产业使命的共鸣。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科大讯飞正以开放姿态,与全球伙伴共写AI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