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发展势头强劲,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电池本质安全问题依旧突出。其中锂电池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易因锂枝晶生长引发短路、热失控等连锁风险,安全隐患显著,已成为制约储能系统大规模、高可靠性应用的核心瓶颈。尤其是在北京地区,鉴于其城市功能定位与安全管控要求,储能项目对安全性、稳定性的标准更为严苛,电池本质安全问题的破解已迫在眉睫。
为凝聚产学研用多方智慧,构建支撑北京储能产业安全发展的技术体系,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联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围绕“符合北京地区特点的新型储能技术安全与创新路径”主题,组织系列专题研讨。本次沙龙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顶尖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聚焦适配北京示范场景的高安全储能技术路线,深入探讨新型储能本体安全技术创新方向,旨在通过跨领域协同攻关,破解电池本征安全领域的核心技术卡点,为北京储能产业的安全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一、会议日期
2025年8月8日(星期五)13:30-17:30
二、会议地点
中国·北京
三、主办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四、会议议程
(一)主题报告
固态锂离子电池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徐航宇博士,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在固态锂电池领域有十余年经验积累,曾主持和深度参与多项固态电池技术专利布局工作。
钠离子电池机遇与挑战
陆雅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优青基金获得者。专注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界面研究,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工信部产促中心第一届能源电子产业创新大赛总决赛金奖、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Young Scientist Award等多项学术荣誉。
人工智能辅助锂电池材料设计与健康状态估计研究
陈翔,清华大学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能源化学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锂键化学、离子–溶剂结构、亲锂性等概念,注重多尺度模拟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入选2023《麻省理工科技评论》TR35亚太区、首届AI100青年先锋和2020–2024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等。
锂离子电池系统浸没消防技术研究
许晓元博士,应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锂电池火灾、可燃气体爆炸等工业火灾防治以及救援装备研发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各类国家、省级科技计划项目20余项。
(二)专题研讨
研讨话题:
储能对于电池本质安全的应用需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规模化应用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AI在电池研发的应用,冷却液对电池安全的提升等。
参与单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防火研究所、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中国电建新能源技术中心、海博思创、新源智储以及4位报告专家。
(三)提问交流
所有参会人员
五、参与方式
本次活动免费,采用预报名形式,限定 80 人,先到先得,额满即止!
诚邀储能企业、电池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以及发电集团相关单位人员参与本次沙龙活动,共同探讨电池本质安全关键问题。
报名流程详情请见公众号: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ESIE设立于2012年,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是全球规模大、国际化程度高、具含金量的高规格储能盛会和大型储能展览。
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ESIE 2026)已定档于2026年4月1-3日,欢迎咨询。
更多内容可搜索并查询微信公众号: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