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朱志鹏 刘嘉瑶
光影逐梦,创意集结!2025桐乡微短剧大赛即将拉开帷幕,一场属于微短剧创作者的盛宴正蓄势待发。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奔涌、新媒体文化繁花绽放、人工智能技术飞速迭代的当下,桐乡微短剧大赛凭借桐乡市政府的坚实政策扶持与浙江传媒学院的深厚专业积淀,正搭建起一个专业化、高标准的赛事舞台。无论是深耕行业的一线从业者,还是怀揣热忱的高校学子,亦或是社会各界的创作爱好者,都能在这里以“创意微光”汇聚桐乡,用镜头讲述故事,用灵感点亮梦想。
一、大赛主题
创意微光剧“汇”桐乡
二、提案征集时间
即日起—9月15日
三、参赛对象
面向包括微短剧行业一线从业者和高校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
四、参赛要求
参赛者须提交报名表、版权承诺书,以及完整的微短剧项目提案(详见本文附件)。其中,提案材料应体现项目的创意价值、实施可行性。具体要求如下:
(一)提案内容
项目剧本:提交分集大纲及不少于10集剧本,其中大纲应体现基本叙事架构和风格设定。
项目阐述PPT: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概述、叙事结构、风格定位、创作团队、预算表、参考分镜、市场分析等。
(二)作品分类与形式要求
参赛团队需根据作品内容,选择以下三类之一进行提案申报:
(三)选题与地域要求
提案应具备完整性与可实施性,便于后续在桐乡市拍摄制作和产业孵化。
选题范围不限。鼓励呼应国家政策导向,适当体现桐乡元素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乡村、文旅、非遗、品牌、生态等领域。
(四)原创声明与版权说明
作品必须为原创,如发现侵权行为,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因侵权产生的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五、奖项设置
参赛提案经过提案大会评委评选,设置:一等奖1名,奖金5万元;二等奖2名,奖金各1万元;三等奖3名,奖金各0.5万元。
六、赛程安排
本届桐乡微短剧大赛包括提案征集、提案大会暨大师课、在地创作训练营暨大师工作坊、项目孵化、线上联展,通过初选、现场评审与在地实践,全面提升创作者的内容策划与实战能力。
(一)提案征集
(二)提案大会暨大师课
经初评后,主办方将邀请入围团队负责人赴桐乡参加微短剧提案大会,大会期间,各团队负责人进行现场陈述,导师提供创作指导。届时,将有微短剧行业一线代表及专家学者担任导师评委,现场点评各团队的提案项目、上大师课。评委将就项目创意、实施能力和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评选出获奖提案。
(三)在地创作训练营暨大师工作坊
微短剧在地创作训练营由提案大会评选出的部分优秀团队组成,每组配备一位导师,组成大师工作坊。训练营为期一周,根据命题开展微短剧创作实践,每组将获得一定的创作资助。训练营将在工作坊结束后组织作品展映与导师点评。
创作要求:
1.每组需在指定时间完成不少于5集的微短剧制作,每集时长以提案征集的要求为准。
2.选题构思要注入桐乡本地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水乡古镇、非遗、品牌产业等。拍摄地点由桐乡市结合当地文旅资源指定。
3.H.264压缩编码,分辨率不低于1080p,单个作品文件大小不超过1GB,MP4格式。
4.作品必须为原创,如发现侵权行为,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凡因侵权造成的不良后果由参赛者承担;作品一经提交,主办方即享有其完整版权及使用权,包括展示、传播、改编和商业开发等权利。
(四)“一部微短剧的诞生”——桐乡微短剧大赛项目孵化
综合提案大会的项目阐述与评选结果以及微短剧创作训练营的各组表现,微短剧大赛最终从提案项目中推选出孵化项目,按照工业流程标准制作,完成全程立项孵化,项目的摄制将主要落地在桐乡市,项目将获得最高25万元资助,总计最高将获30万元。
(五)线上联展
微短剧大赛线上联展的展播内容包括:“一部微短剧的诞生”孵化项目成片、在地创作训练营制作的微短剧作品。专门开辟专区,让优秀作品轮播。
七、报名方式
请将参赛材料(见附件)打包压缩后发送至指定邮箱:txwdjds@163.com(邮件主题、压缩包均以“团队名称+项目名称”命名)。报名截止至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