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今晨,“复活”后的台风“竹节草”,携风带雨登陆舟山朱家尖岛。“三黄一蓝”预警高挂,上海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与此前上海过境的台风相比,热带风暴级的“竹节草”可能只能算是“小弟”,但上海并未掉以轻心。截至今天上午10时,上海已转移28.3万人,全市共设置1900多个安置点;从田间棚舍到老旧房屋,从海塘外作业区到低洼地区,一个都不能遗漏;安置点配备床铺、盒饭甚至医疗服务,社区干部对分散人员的去向也一一追踪核验……
严阵以待的同时,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并未受到影响。轮渡全线停航,隧道马上启动非机动车过江预案;高速公路限速60公里保障行车安全,市内地铁却经科学评估后正常运营。“有停有行”的背后,是城市治理的精细与从容。
关于台风,上海人民有个段子:“魔都有结界”。事实上,“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结界”。最近,华东、华北、东北等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提醒我们,哪怕眼前的风雨没有想象中的大,仍要做足最充分的准备。越是未雨绸缪,越能占据主动。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城市的韧性,不仅体现在建筑防灾等级之中,更深深扎根于每一次科学预警、有序转移和精准施策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