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实验室(Self-driving Labs),融合了AI和机器人技术,能够规划和执行复杂的高通量实验,有望极大拓展化学和生物研究的边界。
正因如此,自动驾驶实验室成为Nature评选的2025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也是木头姐《Big Ideas 2025》报告中重点强调的突破之一。
然而当这项技术真正落地,能否在商业上取得成功,仍是个未知数。
近日,冲刺港股上市的镁伽科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分析样本。
成立于2016年的镁伽科技,定位为中国机器人技术应用领域领先的自主智能体提供商,其业务分为智慧实验室和智能制造两大部分。
所谓智慧实验室,即面向实验需求的一套软硬件方案,帮助传统实验室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可用于生命科学、化工、餐饮和农业等领域。
而智能制造,即运用AI和机器人技术,满足部分制造场景下对效率、精度的需求,包括芯片及锂电池的精密检测等。
成立之初,镁伽科技便瞄准了智慧实验室领域,而按照招股书所述,「以2024年智慧实验室场景产生的收入衡量,镁伽科技位居中国国内自主智能体供应商首位」。
然而,尽管镁伽科技在这一领域起步很早,并已做到国内头部,却仍未能摆脱持续亏损的困境。
数据显示,2022-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7.59亿元、7.42亿元及7.79亿元,三年来累计亏损达到了22.8亿元,经调整亏损累计也有11.4亿元。
即便如此,也许是看到AI+机器人潜在的应用前景,资本对镁伽科技的热情丝毫未减,公司累计完成8轮融资,投资者包括高盛、中金、经纬创投、创新工场、药明康德、博世等知名机构。
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5全球独角兽榜》,镁伽科技的估值已达到105亿元,而如果上市成功,这一数字预计还将攀升。
AI+自动化实验室的现实困境智慧实验室,曾是镁伽的立身之本,但近年来其在公司收入中的比重在降低。
2022-2024年,公司智慧实验室业务收入分别为1.86亿元、1.61亿元和2.94亿元,期间波动较大。
镁伽科技称2023年这部分的收入减少主要由于部分疫情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减少。
如果说收入的增减或许能归因于市场波动,那么接下来的一系列数字,则更能反映智慧实验室的一些内在特质。
首先是客单价不高,2022-2024年公司智慧实验室客户数量分别为230、214和206,计算出的客单价分别为81万元、75万元和143万元。
平均百万的订单金额表明,大多数客户仅购买了部分设备或服务。这与许多人期望中,将AI+自动化实验室作为一个整体方案进行销售以获得更高客单价的设想,存在一定差距。
图:MegaLaxyLab 3.0,具备多智能体解决方案的专有智慧实验室
而更加重要的是,融合了AI、机器人等多种高科技的自动驾驶实验室,却没有因此获得更高的溢价。
2022-2024年,镁伽科技的智慧实验室毛利率仅为35.3%、13.4%和21.9%,与传统制造业相比,并没有多大差异。
作为领军企业,镁伽科技尚且如此,整个行业的境况也就不难想象了,对于国内的AI+自动化实验室厂商来说,订单小且利润微薄,恐怕是普遍现象。
导致上述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实验室市场的需求分散且高度非标准化,使得企业难以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增加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海外巨头的强势竞争也构成了巨大压力,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进军新能源、芯片获得转机也许是看透了智慧实验室的生意并不好做,镁伽科技近年来积极拓展智慧制造业务,后者已经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和利润来源。
时间线显示,公司于2019年进军消费级集成电路产业,于2025年布局新能源领域。
从后视镜看,进军新能源的动作,成为镁伽科技发展历程的关键一步。
招股书显示,2022年,镁伽科技与两家中国光伏企业(客户A和客户B)建立合作关系,当年便为公司分别贡献了8927万元和6099万元的销售额。
报告期内,公司第一大客户始终来自光伏领域,其中2023年来自客户A的收入竟然达到了2.53亿元,占当年总销售额的38.2%。
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的推动下,镁伽科技智能制造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2.68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6.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3.8%。
这也带动公司盈利水平的改善,报告期内智能制造业务的毛利率不断提高,进而拉高了整体业务的毛利水平。
连年亏损,现金流吃紧2022-2024年,镁伽科技净亏损分别达7.59亿元、7.42亿元和7.80亿元,三年累亏22.81亿元。
就算抛开股份支付开支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经调整净亏损也分别达到了3.24亿元、3.86亿元和4.31亿元。
造成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高额的研发投入,报告期内,镁伽科技的研发成本分别为3.40亿元、3.08亿元和3.94亿元,分别占收入的74.8%、46.4%和42.4%。
大额亏损使得镁伽科技的现金流状况同样不容乐观。2022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分别为3.3亿元、4.32亿元和5.21亿元,三年累计净流出高达12.84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2年末的11.25亿元减少至2024年末的4.58亿元。
按照这样的资金消耗速度,如果没有外部融资和借款,镁伽科技账上的现金恐怕不足以支撑公司一年的正常经营。
除了现金流的压力,镁伽科技的债务状况也在持续恶化。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流动负债净额已达到28.65亿元,较之2022年末的14.29亿元显著提升。
或许这也是镁伽科技冲刺港股IPO的原因之一,通过上市融资,来缓解当下的燃眉之急。
写在最后AI+自动化实验室,在提升科研效率、加速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毋庸置疑。
据统计,中国实验室数量从2014年的4.5万家大幅增长至2024年的14.9万家,复合年增长率达12.6%,然而目前仅有不到3%的实验室属于智慧实验室。这巨大的市场空白,恰恰凸显了AI+自动化实验室未来的增长空间。
然而,任何一项前沿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都需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周期,这个过程中免不了经历阵痛。
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商业应用,不仅需要技术的持续迭代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更需要市场教育、产业链完善以及商业模式的探索和验证。
我们有理由相信,AI+自动化实验室的广阔前景依然可期,但落地进程仍然要比想象中更加漫长,持续考验着各方的智慧与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