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4年物理门禁行业现状报告
报告共计:18页
后疫情时代办公模式变革 物理门禁行业迎来技术升级浪潮
疫情过后,人们的工作方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曾经“朝九晚五、每周五天坐班”的传统模式逐渐被打破,混合办公与居家办公成为常态。数据显示,2023年底至2024年初的调查中,44%的受访者不在办公室办公,其中28%采用“办公室+居家”的混合模式,16%完全居家办公。这种灵活办公形态的普及,正深刻重塑着物理门禁行业的发展轨迹。
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技术迭代加速
物理门禁行业正处于稳步增长阶段。据行业数据,2022年全球电子物理门禁设备市场规模已达67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增长至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7.5%。这一增长背后,是行业从传统实体卡控制向智能身份验证技术的全面转型。
目前,实体证卡仍是主流选择,63%的组织将其作为主要门禁工具。但技术迭代的趋势已十分明显:39%的组织开始使用移动凭证,同样比例的组织引入了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人脸、虹膜识别等),而这一数据在2022年分别为32%和30%,增长势头显著。智能手机的普及成为关键推手,正如行业人士所言,当人们习惯用手机处理各类事务时,门禁控制“去实体卡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传统凭证并未完全退场,33%的组织仍在使用125KHz低频感应卡,28%保留传统磁条技术,但这些老旧系统因安全性不足正逐渐被替代。相比之下,支持加密技术的新型凭证如HID的Seos®技术采用率已从10%升至18%,二维码作为无接触访客凭证也被28%的组织采用,反映出行业对安全性与便利性的双重追求。
便利与安全并重 系统整合成新需求
在选择门禁系统时,“易用性”成为首要考量。调查显示,47%的组织将“提高用户便利性”列为日常运营的首要挑战,41%关注“门禁管理便捷化”,38%重视“防范安全漏洞”。这种需求推动着行业从单一门禁功能向综合管理系统升级。
如今的门禁系统已不再是孤立的安全工具,而是需要与人力资源、IT、设施管理甚至暖通空调系统深度融合。48%的组织在升级门禁系统时会充分咨询IT部门,53%的受访者认为IT部门对决策有重要影响。这种跨部门协作源于物理安全与网络安全的边界日益模糊——当门禁系统接入企业网络,其安全防护就不再仅是安全部门的责任,而需与IT团队共同维护。
系统整合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通过门禁数据,组织可以精准掌握办公空间使用率,仅为使用区域供能,从而优化成本;结合移动凭证,还能实现会议室预订、食堂消费等增值服务。目前,48%的组织已通过门禁系统或证卡扫描监控工作场所使用情况,为混合办公模式下的空间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未来趋势:从智能到绿色,技术重塑行业生态
物理门禁行业的未来,正朝着更智能、更融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移动凭证的普及将进一步加速。预计未来五年内,80%的组织会部署移动凭证,到2029年这一比例可能达到94%。苹果钱包、谷歌钱包等数字凭证的应用,让用户仅凭手机或智能手表就能完成开门、登录电脑、打印文档等一系列操作,这种无缝体验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学校和酒店采用。
智慧建筑的兴起推动开放标准落地。OSDP等开放协议的普及,让门禁系统能与照明、供暖、会议室预订等功能联动,打造高度集成的智能办公环境。数据显示,全球智慧建筑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969.6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082.1亿美元,门禁系统作为智慧建筑的“神经末梢”,其数据价值将被充分挖掘。
可持续性成为新的考量维度。63%的组织在升级门禁系统时会参考可持续发展部门的意见,减少塑料证卡使用、采用低能耗硬件成为重要方向。虚拟凭证因碳排放更低,正成为企业践行ESG理念的选择之一。
AI与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也在深化。38%的组织计划在门禁系统中引入AI分析,用于异常行为监测和预测性维护;生物识别领域,人脸识别因非接触优势增速明显,准确率已达99.97%,在新兴市场的应用甚至超过传统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扫描等技术也在拓展应用场景。
从实体卡到手机凭证,从孤立系统到智能生态,物理门禁行业的变革不仅关乎安全,更深刻影响着办公体验与空间效率。在混合办公成为常态的今天,这一行业的创新,正让“安全”与“便利”不再矛盾,为灵活办公时代提供着可靠的技术支撑。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18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