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一条让国人振奋的消息传来:
中国某国产高性能AI芯片,性能已接近英伟达H20,预计将于年底量产商用。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终于在人工智能核心硬件上摸到了天花板的边缘
意味着中国在芯片赛道,不再永远追赶,而是开始并跑
但就在这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却突然发声:
“我们应当加快向中国市场投放英伟达H20芯片,以确保市场公平。”
表面是“开放”,实质是“倾销”。
网友一句话扎心了:
“我们刚爬上来,他们就要用垃圾把我们埋了。”
—
✅ 01|中国芯片到底进展到了哪一步?
最近一波国产AI芯片研发动态令人振奋:
某国产7nm AI推理芯片,在图像识别、语言模型处理上,性能已接近英伟达H20(为中国“特供版”)
功耗更低、成本更优,适配国产算法框架
多家国产大模型厂商(如讯飞、百度、商汤)已完成兼容性测试
预计年底小批量商用,2026年大规模部署
划重点:
虽不完全超越,但实用性+性价比+自主安全,我们已经够用了。
—
✅ 02|H20是什么?为什么美国要“倾销”?
H20是英伟达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专门推出的“删减版AI芯片”,主要针对中国市场。
芯片高性能指标中国版限制
A100/H100全功能,支持训练大型模型禁止出口中国
H20降频、减速、删功能特供中国市场
但问题来了:
中国已经在“赶上H20”,甚至部分场景已超越
美方突然放开H20出口,甚至要加量供应、压低价格
这就不是贸易自由,而是技术倾销+市场打压。
—
✅ 03|财政部长插手科技贸易,背后到底啥意图?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日表态:
“我们不能让中国形成垄断,也不能让中国企业无法获取先进AI资源。”
听起来冠冕堂皇,但实质是三点:
① 打价格战,压垮国产替代
中国芯片刚能用,就来个“白菜价H20”,你说客户买谁的?
这是典型的“趁你小,按死你”
② 借“特供芯片”,继续数据控制
H20是“阉割版”,但仍有后门风险、算法限制
美国一边打压华为中芯,一边“主动送货”,目的是继续掌控我们AI训练的“起点”
③ 制造“技术依赖”,延缓国产替代
美国最怕的不是中国买不起芯片,而是中国不再买芯片
所以要在我们“刚能自立”的关键时刻,用“技术温水”把我们泡软
—
✅ 04|中国该怎么应对?三个字:不吃那套!
中国芯片企业和政界已经展现出明确态度:
不迷信英伟达,不自废武功
坚持自主研制、场景落地、生态兼容
推动“够用就上、国产优先”政策
支持华为昇腾、寒武纪、天数智芯等企业扩大部署
关键是:
中国已建立起“从算力芯片→AI框架→模型训练→终端部署”的完整链条
哪怕性能稍弱,我们也能跑、能用、能优化。
—
✅ 05|这场“芯片战争”,中国正在悄悄赢回主动权
阶段美国策略中国应对
2020前技术封锁被动追赶
2020-2023极限卡脖子华为突围、7nm突破
2024-2025“倾销打压”国产性能追平、生态成型
未来算法+硬件+数据全栈自主全面崛起中
这不是一场价格战,而是科技主权的较量。
—
✅ 最后一句话:
当我们终于能造出自己的芯片,
他们却开始甩卖“阉割货”,想把我们拖回依赖时代。
但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们,这一次,我们不吃那套,也绝不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