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打开手机看到账单时皱起的眉头,当您在偏远地区信号满格却突然断网时的无奈,当您拨打10086听到“人工客服繁忙”时的焦躁……这些瞬间,我们都懂。作为每天陪伴您生活的通信伙伴,中国移动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认识到:资费是否透明、网络是否稳定、服务是否贴心,这些看似具体的“小事”,实则是关乎亿万家庭数字生活质量的“大事”。今天,我们想和您掏心窝子聊一聊——关于您吐槽的资费问题、关于您遇到的服务痛点,我们正在怎么做,未来还要怎么做。
资费“槽点”背后:我们听见了您的声音
“套餐太复杂,算不清到底花了多少钱”“流量用超了收费像‘坐火箭’”“家里老人根本搞不懂这些优惠活动”……这些来自用户的真实吐槽,我们一条条看过、记在本子上,更刻在了整改清单里。
问题一:套餐规则“看不懂”?——我们让资费“透明化”
过去,部分套餐存在“基础费+叠加包+定向流量+夜间流量”的复杂组合,用户直呼“像解数学题”。现在,我们全面梳理了多种在售套餐,推出“极简套餐体系”:
•“账单翻译官”服务:10086客服上线“账单解读”功能,用“大白话”告诉您“这笔钱花在哪里”“有没有更省钱的方案”;
• 老年专属套餐:针对60岁以上用户推出“银发套餐”,取消所有隐藏收费,基础通话和流量足够日常使用,还附赠防诈骗提醒服务。
问题二:流量“不够用”“超了贵”?——我们让计费“更人性”
针对用户反映的“流量焦虑”,我们做了三件事:
• “流量安心包”扩容:超套后不再直接按高价收费,而是先触发“1元1GB/日”的安心包(当日有效),避免“一不小心欠费上百元”;
• “闲时流量”免费送:每天23:00-次日7:00,额外赠送10GB高速流量,满足熬夜追剧、夜间下载的需求;
• “家庭流量共享”升级:主卡用户可将富余流量共享给最多4张副卡(包括老人、孩子的号码),让流量“物尽其用”。
网络“痛点”破解:我们蹲在一线找答案
“地下室没信号”“高铁上总掉线”“农村老家视频卡成PPT”……这些场景我们比您更着急。过去一年,我们的工程师走遍全国超10万个行政村、200条高铁线路、500栋高层住宅,只为找到网络覆盖的“盲点”和“弱点”。
• 针对老旧小区、地下室、电梯等信号弱区,我们启动“信号扫盲”行动:
• 在商场、地铁等人员密集场所,升级“载波聚合”技术,让5G网速提升30%以上,刷短视频、抢红包不再“卡成PPT”。
农村“覆盖最后一公里”
• 在农村边远山区,我们的工程师背着设备徒步攀爬,只为让我的基站设备可以覆盖到每家每户;
服务“温度”提升:我们把您当家人
“打10086要等10分钟才能接通”“线上客服只会‘转人工’”“问题解决了也没人回访”……这些服务体验的“小疙瘩”,我们正在一颗颗解开。
服务升级一:“10086”更快更智能
• “秒接”人工客服:通过AI预判您的问题类型,80%的咨询可直接转接对应专席(比如流量问题转“流量专席”、套餐问题转“套餐专席”),平均等待时间从10分钟缩短至1分钟;
• “问题闭环”回访:对投诉、报障用户,100%电话回访确认解决效果,并赠送“服务满意度券”(可用于话费抵扣),您的“吐槽”我们不仅听,还要“回头看”。
服务升级二:“特殊群体”特别关爱
• 针对老年人:线下营业厅开设“银发专席”,配备老花镜、大字体手册;线上APP推出“长辈模式”,字体放大至常规版的2倍,语音播报功能可全程引导操作;
• 针对残障人士:开通“手语视频客服”,为听障用户提供实时手语翻译;在盲人用户较多的城市,试点“语音导航营业厅”,通过语音提示完成业务办理。
整改不是“一阵风”,而是“一辈子的事”
亲爱的用户,我们知道:资费透明、网络稳定、服务贴心,这些承诺不是一天能做到的,更不是一次整改就能“一劳永逸”的。中国移动正在做的,是把“以人民为中心”刻进企业基因——
• 建立“用户需求清单”:每月从10086、社交媒体、线下营业厅收集超10万条用户反馈,按“紧急-重要-长期”分类,动态调整整改优先级;
• 设立“用户体验官”:邀请普通用户参与服务设计、网络测试(比如邀请老年用户试用新套餐、邀请游戏玩家测试5G网速),让整改更“接地气”;
• 公开“整改成绩单”:每季度通过官网、APP公布整改进展(比如“套餐简化了多少种”“新增了多少基站”“服务响应时间缩短了多少”),接受全社会监督。
用户朋友们,您每一通电话、每一条短信、每一次上网,都承载着生活的温度;您每一次吐槽、每一条建议,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中国移动深知:资费是否合理、网络是否可靠、服务是否温暖,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企业的会议室里,而在您的手机里、在您的生活里。
未来,我们会继续蹲下来听您的声音,弯下腰解决您的问题,把“让用户更满意”刻进每一天的行动里。因为对中国移动来说,最好的整改,就是让您用得省心、用得放心、用得舒心——这,就是我们对中国亿万用户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