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侧倾、弹射起步,急促的呼啸声中,一架不到300克的无人机如离弦之箭冲向天空,在时速120公里的情况下,完成横滚、侧空翻等花飞动作,而飞手侯劼就坐在一旁,头戴VR飞行眼镜、手握遥控器,“身临其境”感受无人机传回来的视觉盛宴。
第12届世界运动会(简称“成都世运会”)即将开幕,其中无人机竞速项目吸引了众多如侯劼一样的穿越机爱好者注意。7月29日,红星新闻记者相继采访成都市多名无人机俱乐部创始人了解到,过去的一年内成都无人机俱乐部、培训机构数量新增大约一倍,得益于世运会,未来无人机运动在成都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穿越机和VR飞行眼镜
时速可达200km/h
一架组装机花费3000到6000元
7月29日,成都崇州的农田里,水稻正迎着朝阳茁壮生长。27岁的侯劼将两架无人机放在田坎上,一番调试之后,他戴上VR飞行眼镜,操纵无人机起飞。
机翼旋转、机身侧倾,侯劼突然推动摇杆,伴着一阵急促的电机呼啸,无人机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天空,时而紧贴稻叶、时而翱翔九天,在时速120公里的情况下,丝滑翻滚,或是突然一个紧急刹车来一个180°大转弯,好几次眼看就要触地,却在侯劼的巧妙操作下安然无恙。“120公里每小时并不是它的极速,它常以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飞行,被称为‘空中F1’。”侯劼说。
▲头戴飞行眼镜操纵无人机
“眼镜里的画面飞快向身后隐去,以第一人称视角操纵无人机躲避一个个障碍,在林间高速穿梭,总让人紧张又刺激。”侯劼说,他原本从事新媒体工作,常使用无人机拍摄视频,偶然间接触到速度更快的穿越机后,便被其紧张而刺激的驾驶体验所吸引,还专门去培训了一个月,如今已自行组装了10余架穿越机,累计投入5万元左右,单架飞机的组装价格在3000元到6000元不等。
本次成都世运会中,就有一项专为穿越机设计的竞赛项目——无人机竞速,比赛中飞手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越过重重障碍完成飞行,十分考验飞手敏捷的反应、细腻的操作以及强大的抗压能力,“作为穿越机运动爱好者,我们不追求比赛成绩,更喜欢野外飞行时的自由,体验速度与激情的同时欣赏沿途的风景。”侯劼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其加入的一个穿越机爱好者群,去年9月还只有50多人,现在已经增加至200多人了。
小众项目走热
培训机构数量翻番,学员数量也倍增
据了解,无人机竞速于2014年起源于澳大利亚,目前已形成一系列由世界空中运动联合会(FAI)认证的世界级单项赛事。成都近年来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无人机竞速这项运动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
成都蓉翼飞青少年无人机俱乐部创始人周如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相较于部分南方沿海城市,成都无人机竞速发展还略微滞后,但与自身前几年相比,如今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从2018年至今,其俱乐部已经与全市40多所中小学以及100多家研学机构取得合作。“从今年年初开始,咨询加盟、合作的机构以及咨询加入俱乐部的学员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目前俱乐部有青少年学员100多名,不过,其中能够参加比赛的学员也就七八名。”
▲穿越机
周如坦言,当前虽然咨询量在与日俱增,但从总量上看,无人机竞速依旧属于小众运动,更多的人学习驾驶无人机只是为了让自己多一项技能,作为升学、工作等的一个加分项。
四川昂翊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付昂表示,其公司主要从事无人机教培、维保、研发等工作,在无人机教培方面,明显感觉近三年报名学习驾驶无人机的人员数量成倍上涨,“三年前带学员去考场考试的时候,一个考试点一次只有约100名学员,而现在已经增长至1000余人。”
乐飞无人机俱乐部创始人李文均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其俱乐部今年6月份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名学员,“而在此前想要招到100多名学员,需要花一年多的时间。”李文均说,“与此同时,国内的无人机培训机构数量也突然陡增,据我所知,近一年来,成都的无人机培训机构、俱乐部就新增了几十上百家,几乎较之前的数量翻了一倍。”
▲无人机运动
竞速之外
场景应用广泛
无人机竞速作为无人机运动项目的其中之一,越来越多的人被其吸引,加入到无人机运动之中。谈及无人机运动未来在成都的发展,上述三名创始人都比较乐观。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落地成都,本地飞手的水平也在同步上涨,“今年4月份的无人机竞赛上,四川队基本上每个项目都入围全国总决赛,相较前些年进步很明显,相信他们会成为星星之火,将无人机运动带向普通大众。”周如说。
此外,国家体育总局规定,2027年起,无人机竞速运动员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技术等级称号且近三年在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规定的全国性比赛中获得前八名者,可以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这让学习无人机的青少年未来升学有了新的选择,比如初中升高中时,国内已经有地方学校开始招收无人机运动特长生;将来高中考大学时,也可以高水平运动员身份进入高校相关专业学习深造。”周如说。
在付昂看来,其公司接待的学员中,约91%的学员都是以考证为目的。“当前无人机应用十分广泛,很多学员来培训多数是为了考取无人机驾照,就像考取汽车驾照一样。花费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一万余元,让自己多一技傍身,在很多学员眼中十分值得。”付昂说。
李文均则表示,当前无人机赛道热度很高,但前来俱乐部体验的客户远多于深度学习的学员,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这一赛道的作用与前景。但实际上,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如综合治理、农田植保、消防安全等方面使用无人机的情况很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李文均说。
红星新闻记者 闫晓峰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