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程序员这个职业有点“风中凌乱”。你可能听说过微软裁员6000人,谷歌用AI写代码比例超过25%,连国内大厂也开始用AI工具替代重复性工作。
曾经风光无限的“码农”,现在却成了职场里的“高危职业”。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场风暴?
2025年5月,微软宣布全球裁员,其中41%被裁的是程序员。更夸张的是,微软CEO纳德拉透露,公司30%的代码已经是AI写的了,到2030年这个比例可能突破95%。
国内也不太平,阿里、腾讯、字节等大厂的AI编程工具迭代速度比程序员改需求还快。Cursor、通义灵码这些工具不仅能写代码,还能自动运行测试、读取项目文件,甚至比一些初级程序员还靠谱。
你猜怎么着?有些公司开始用AI“助理程序员”直接替代人力了。
美国那边更惨。相关媒体报告显示,计算机专业入学率暴跌,初级程序员岗位锐减32%,年轻程序员失业率飙升。
有意思的是,顶尖AI人才却成了香饽饽——懂大模型训练、算法优化的人,年薪翻倍都不够抢。普通程序员的处境就像“夹心饼干”,一边是AI工具抢饭碗,一边是企业对技术门槛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场职场巨变有三个明显信号第一,中层管理者开始“掉队”。别以为管理岗就高枕无忧,AI能自动处理标准化流程,连会议纪要、日报周报都能一键生成。那些只会当“传声筒”的中层,早就被企业砍掉了。
第二,“一专多能”成了基本要求。过去学个Java、Python就能混口饭吃,现在企业要的是“全栈选手”——既懂业务流程,又能用AI工具优化效率,还要会分析数据做决策。
第三,新职业崛起,比如“业务架构师”开始频繁出现在招聘网站。这个岗位到底是干啥的?简单说,就是用低代码或AI工具把业务需求变成可执行的系统方案,既要懂技术,又要懂行业规则。
云表平台就是业务架构师常用的工具之一。这个平台不用写复杂代码,画表格+拖拽的方式就能搭建WMS、ERP、MES等复杂管理系统,像库存管理、生产流程这些都能做。
业务架构师用它的时候,不用纠结具体的代码怎么写,只要把业务逻辑理清楚,就能快速做出能用的系统。比如工厂要做个生产排程系统,架构师先跟厂长、车间主任聊明白生产流程、设备情况,然后在云表上设计表单、设置流程规则,很快就能搭好系统,比传统写代码的方式快好几倍。
小结说到底,这波变化不是要淘汰所有程序员,而是要淘汰“只会写代码”的程序员。
以后学习建议多花时间在算法、网络安全、业务流程这些AI暂时替代不了的领域。
还有就是要学会用AI工具,别把它当对手,当成帮手才对。更重要的是培养提问的能力和好奇心,多琢磨“为什么要做这个功能”“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案”,这些才是人和AI最大的区别。
最后,感谢您的阅读,更多精彩,评论区见。
文|胖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