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金婉霞)日前,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论坛“技术无疆,全球共济:医疗健康如何同绘共生式未来”上,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影智能”)的多项AI医疗解决方案展示应用成果。
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起,联影智能就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创了智慧诊室解决方案,在精准放疗、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相继诞生在线自适应放疗、转移瘤AI等重要成果。
比如,在转移瘤AI方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孙颖介绍称,其团队与联影智能团队历经一年多联合攻关,研发出脑转移瘤病灶智能检出、自动显示病灶信息、自动生成影像所见的AI应用。在此基础之上,双方还推出骨转移瘤的AI应用。目前,这两套AI系统分别在全国400余家医院落地应用。
此外,孙颖还分享了双方在探索智能体在患者问诊、医院信息化管理等多医疗场景下的应用。据孙颖介绍,联影智能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合作共创基于“中大肿瘤”经验的智慧诊室解决方案,以AI深度赋能患者问诊场景:在预问诊环节,患者可通过数字人、文本对话等预问诊方式,以互动对话的形式预先描述个人信息和症状,并能自主上传既往检查报告。AI智能预问诊系统借助结构化语义识别(SSR)技术,自动识别患者纸质报告的信息,再按照院内信息化标准将报告信息自动结构化,实现患者过往检查报告在院内系统的一键录入,这不仅方便医生在诊前预览患者的院外病史及检查数据,还能辅助后续各项病历文本的生成,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就诊体验。在病历书写上,双方联合开发电子病历智能体,能将医患对话实时转写为文本并自动生成规范病历。对异地或跨院患者,智能体能自动调取预问诊时录入的外院报告,为医生提供综合判断依据,让病历更全面准确。
在精准医疗方面,2024年初,中山医院放射科与联影智能共同将胸部平扫CT确定为首个一扫多查应用场景,锁定73种胸部异常作为目标病种,共收集40多万份胸部CT影像数据。在双方合作中,中山医院放射科专家深度参与算法优化、产品设计全流程,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提出改进建议,推动产品持续迭代。历时一年多攻坚,双方成功研发出业界唯一的胸部一扫多查智能体,依托胸部平扫影像,可自动检出肺结节、骨折、肺气肿、主动脉增宽等73种胸部常见异常,诊断准确性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此外,联影智能的相关AI产品也已在部分基层医疗市场及海外市场落地。来自中国的医疗AI产品,正以创新之力打破地域与资源的壁垒,在全球健康版图上,勾勒出普惠医疗的崭新图景。
(编辑 郭之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