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中国联通5GAI终端白皮书
报告共计:82页
中国联通2025年5G AI终端白皮书:从技术升级到体验革新,5G-A时代终端如何进化?
2025年,中国5G发展迈入第六个年头,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截至今年6月初,5G基站总数突破443.9万座,实现“乡乡通5G”,行政村覆盖率达90%,5G用户规模超10.8亿户,深度融入86个国民经济大类。随着5G-A新纪元的开启,300余座城市已完成规模化部署,终端作为连接用户与网络的核心载体,其技术迭代与功能升级成为行业关注焦点。近日,中国联通发布《2025年度5G AI终端白皮书》,系统梳理了5G终端的技术要求与发展方向,勾勒出从手机到智能手表、从基础通信到AI赋能的全场景终端图景。
5G终端:覆盖多品类,技术标准再升级
白皮书将5G终端分为语音数据类(如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数据类(如CPE、MiFi、平板等),并根据支持的用户识别卡数量分为单卡、双卡终端,按能力类型分为eMBB终端和RedCap终端。这种分类既体现了终端的功能差异,也反映了5G在个人消费与行业应用中的多元渗透。
以用户最熟悉的5G手机为例,技术标准的升级体现在多个维度。频段方面,n78(3300-3800MHz)、n1(1920-1980/2110-2170MHz)、n8(880-915/925-960MHz)等成为必选频段,其中n28频段(703-748/758-803MHz)因覆盖范围广,被要求必选支持,保障偏远地区的信号质量。模式上,SA(独立组网)成为必选,NSA(非独立组网)则根据价位差异化要求,3000元以上机型需支持,确保用户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流畅切换。
载波聚合(CA)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速率,4000元以上机型需支持多频段组合的CA功能,比如n78频段双载波聚合可实现3Gbps峰值速率,让高清视频传输、大型文件下载更高效。而毫米波技术的引入(如n258频段),则为超高速场景铺路,支持该技术的手机需实现多载波聚合,满足未来沉浸式体验需求。
从通信到体验:终端功能的全场景延伸
除了基础的网络连接能力,5G终端的功能正朝着更丰富的场景拓展。卫星通信成为重要升级点,支持天通卫星通信的手机可通过联通卡接入卫星网络,实现偏远地区的语音和短信服务,界面显示遵循“静态界面显联通,动态界面显卫星”的原则,兼顾品牌识别与场景清晰性。北斗短信功能则实现终端原生集成,用户无需额外安装应用,即可通过原生短信界面发送北斗短信,在无地面网络覆盖时保障应急通信。
在日常使用中,终端的性能优化直接影响体验。续航方面,5G手机在SA网络下待机功耗最低可至17mA,连续使用时长不低于13.5小时,折叠屏手机也需满足11小时以上;发热控制严格,连续视频通话时表面温度不超过45℃,避免用户使用不适。时延表现同样亮眼,用户面单向时延不超过4ms,控制面时延不超过10ms,为实时游戏、远程协作等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业务能力上,VoNR(5G新空口语音)成为标配,与VoLTE、EPS Fallback共同保障语音通话质量;5G消息支持RCS标准,实现富媒体交互,双卡手机推荐支持双5G消息同时在线;视频彩铃则需支持H.264 Level 4.0标准,1080p分辨率成为基础,部分机型推荐支持H.265,让通话等待界面更生动。
AI深度赋能:从“响应”到“助理”的跨越
AI功能的升级是本次白皮书的核心亮点,5G AI终端被分为五个能力等级,当前目标是实现L3级“智能助理级”。这意味着终端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指令响应,而是能理解复杂意图、执行多步骤任务,并主动适配用户习惯。
AI助理的感知能力全面升级,支持语音、文字、截图、摄像头捕捉等多模态输入,甚至能通过传感器数据(如陀螺仪、GPS)和环境声音(如雨声、婴儿哭声)触发场景化服务。认知层面,不仅能识别明确指令(如“设置闹钟”),还能推断隐性需求(如“手机好卡”隐含清理内存意图),结合上下文理解跨应用任务(如“将短信地址同步到地图导航”)。
端侧大模型成为AI能力的重要支撑,推荐支持1B以上参数规模,生成速度不低于10 tokens/s,确保中英文处理流畅。响应速度上,端侧推理延迟不超过150ms,实时语音翻译延迟控制在300ms内,让交互更接近自然对话。安全方面,采用TLS 1.2以上加密传输,敏感操作强制用户确认,端侧数据脱敏处理,兼顾智能与隐私保护。
多设备协同:从手机到全场景终端生态
除了手机,数据类终端和智能手表的技术要求也同步明确。5G数据类终端(如CPE、MiFi)需支持n78、n1等核心频段,WiFi能力升级至IEEE 802.11 ax标准,22 MIMO配置保障多设备同时连接的稳定性,为家庭和小型办公场景提供高速网络支持。
5G智能手表则聚焦RedCap技术,支持n78、n1等频段,兼顾通信与便携性。基本功能上,需支持VoNR、VoLTE语音通话和短信服务,必选GPS和北斗定位,推荐集成NFC、蓝牙等功能,满足健康监测、移动支付等轻量需求。RedCap技术的应用让手表在低功耗下实现高速率,1T2R配置的终端下行峰值速率可达140Mbps,兼顾续航与体验。
结语:5G-A终端,重塑连接与生活
从技术参数到用户体验,从单一设备到全场景生态,中国联通2025年5G AI终端白皮书勾勒出清晰的升级路径。随着5G-A网络的持续部署,终端将成为“空天地一体”网络的重要节点,卫星通信打破地理限制,AI能力重构人机交互,多设备协同拓展应用边界。对于用户而言,这意味着更流畅的网络体验、更智能的服务响应、更可靠的连接保障——5G终端的进化,正在悄然重塑我们与世界连接的方式。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报告共计: 82页
中小未来圈,你需要的资料,我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