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上班路上,还是运动的时候,大家戴耳机的时间是越来越长了。天天把耳机塞在耳朵里,时间一长,耳朵里又闷又胀,有时候还会发痒。要是戴的时间再久点,耳道发炎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塞着耳朵听东西,路上开车骑车时根本听不到周围的动静,总觉得不太安全;在办公室想听听音乐放松下,同事叫你都没反应,也挺尴尬的。
所以啊,除了控制用耳机的时间,选一款戴着舒服、不伤耳朵,还能兼顾周围环境音的骨传导耳机,确实能解决不少麻烦。
我做测评这些年,试过的骨传导耳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今天就给大家整理几款我觉得靠谱的,帮你们在五花八门的牌子里少走点弯路,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
前排快速入手区
这篇内容里提到的骨传导耳机款式不少,估计有些朋友抽不出整块时间从头看到尾。为了让那些时间紧的朋友也能快点选到合适的,我先把自己最推荐的几款直接放在这儿。都是我试过之后,觉得在佩戴舒适度、音质表现还有实用性上都很能打的款式,你们要是急着入手,直接从这几款里挑,基本不会出错。
南卡 Runner4 骨传导耳机
一句话推荐:骨传导领域TOP1品牌,实力与口碑兼具的高性价比之选
在骨传导耳机领域,Nank 南卡的专业实力是行业公认的标杆。作为该领域的头部品牌,它在中高端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 —— 不仅常年占据口碑排行榜首,销量也始终稳居第一,形成了 "双榜霸榜" 的持续优势。
南卡 runner4 在佩戴舒适度上花了不少心思,26g 的轻量化设计搭配亲肤材质,戴在耳朵上没什么沉重感,长时间使用也不会觉得不舒服。180° 抗弯折结构很实用,能根据不同的耳型调整角度,不管是日常出行还是运动锻炼,都能贴合得很稳。
在音质表现上,它配备了第三代響科技高效能振子,不仅让声音传递得格外清晰,人声的细腻质感和音乐里的丰富细节都能被精准还原。
更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普通骨传导耳机常见的漏音问题,它做出了显著改善。这意味着即便是在地铁、办公室等公共场合使用,也不用担心声音外溢打扰到周围的人。
实际性能上,IPX8 军工级深度防水标准很出色,汗水、雨水都不在话下,就算戴着游泳也没问题。蓝牙 5.4 旗舰芯片连接稳定,传输速度快,日常听歌、打电话很少出现断开连接的情况。16G 本地存储也很方便,运动的时候不用携带手机,存上喜欢的歌曲就能出门,续航也能满足日常需求,充一次电用一整天不成问题。
整体来看,南卡 runner4 在品牌影响力、佩戴舒适度、音质表现和实际性能上,在骨传导耳机中都属于佼佼者,很值得入手。
南卡 Runner Pro5 骨传导耳机
一句话推荐:骨传导行业的旗舰级天花板存在,业内公认的硬核”旗舰机皇”
南卡团队深耕骨传导领域多年,始终专注于技术研发与产品打磨,旗下产品不仅受运动爱好者追捧,也赢得了日常用户的喜爱。
作为品牌旗舰款,Runner Pro5 实力出众。在音质表现、佩戴贴合度、防水能力及耐用性等核心维度,它堪称行业内的 “满配标杆”。这款产品不仅拿下德国红点、缪思设计等国际大奖,还获得国内市政府的重点推荐,在中高端市场的销量与口碑榜单上,常年稳居榜首。
它首创的 35° 可调节灵动双形态设计,在骨传导耳机里还是头一次见到,能根据不同耳型调整佩戴形态,贴合度很高。升级的 EAA 2.0 悬停舒适技术,让戴眼镜的人用着也几乎没有不适感,兼容性达到 99.9%,解决了不少人戴耳机和眼镜相互干扰的问题。
音质方面,即便不将耳机塞入耳道,其表现也已接近入耳式耳机水准。原因是采用 “第 4 代響科技专利技术” 和软硬件层面的协同发力。
实际听感中,人声呈现得清晰自然,仿佛就在耳边诉说;音乐的层次感也十分鲜明,高低音的过渡流畅,细节丰富不杂乱。相较于普通骨传导耳机,这样的音质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彻底摆脱了不少人对骨传导设备 “音质粗糙” 的固有印象。
实际性能上,它是全球首款达到 IP69 的骨传导耳机,防水防尘能力很强,日常出汗、下雨,甚至高压水流冲洗都能应对。搭载的蓝牙 5.4 芯片,连接稳定,传输顺畅。内置 32G 内存,不用带手机也能存很多歌,运动的时候用着很方便。
骨传导耳机常见疑点解答
骨传导耳机是不是越贵越好?
高价位的骨传导耳机在材质选用上颇为讲究,多以钛合金为骨架,搭配亲肤硅胶,不仅柔韧性出色,佩戴起来也很舒适,即便经过多次弯折测试依旧耐用,长时间佩戴也不会磨伤皮肤。而低价产品常用硬质塑料,舒适度和耐用性都差了不少。
音质层面,高端机型往往配备自研音效技术,能让声音清晰且富有层次,避免出现刺耳的情况。低价产品音质则比较单薄,部分百元以内的机型甚至是 “伪骨传导”,音效糟糕。
功能方面,贵的耳机蓝牙版本新,传输速度快且稳定,还可能具备高防水等级、大容量内存和长续航等特点。低价款功能相对简单,蓝牙连接可能卡顿,防水等性能也较弱。
不过,中低端产品里也有性价比之选,像一些百元出头的机型,采用蓝牙 5.4 技术,具备基础防水能力和不错的续航,能满足日常简单需求。
由此可见,骨传导耳机的价格与品质并非绝对正相关,贵的不一定都好,便宜的也未必全差。所以,若追求高品质可以选择高价款,若只需满足基础功能,性价比高的中低端款更为合适。
如何挑选骨传导耳机?
买深耕技术的专业品牌 不买流量堆砌的网红杂款
骨传导耳机的核心技术门槛远高于普通耳机,专业品牌往往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技术沉淀,在振动传导、音质优化等核心领域有深厚积累。比如南卡,作为骨传导耳机领域的标杆品牌,拥有近 20 年的声学技术研发经验,其研发团队针对人体骨骼传声特性做了上万次测试,推出的产品在振动效率、佩戴稳定性等方面都经过市场长期验证。而网红杂款大多依赖营销包装,缺乏核心技术支撑,往往用 “低价”“新概念” 吸引眼球,实际使用中问题频发,难以保证体验。
买真骨传导核心技术 不买 “伪骨传导” 噱头产品
真正的骨传导耳机是通过振动颅骨将声音传递至听觉神经,无需塞入耳道,这也是其保护听力、适合运动的核心优势。这类产品的振动单元经过特殊设计,能精准匹配人体骨骼的共振频率,在保证音质的同时减少对皮肤的震感。而 “伪骨传导” 产品只是将普通耳塞式耳机换了外观,宣称 “骨传导”,实则仍需堵塞耳道,不仅失去了骨传导的健康优势,还可能因压迫耳道导致胀痛。比如有些宣称 “骨传导” 的耳机,佩戴时仍需将耳塞塞进耳道,本质上和普通耳机无异。
买低漏音黑科技 不买漏音严重的 “扩音器” 款
漏音是骨传导耳机的常见痛点,优质产品会通过 “反向声波抵消技术” 解决这一问题 —— 在振动单元旁设置辅助发声模块,发出与漏音声波相反的信号,从而抵消多余振动。比如在办公室使用时,即使音量调至 60%,旁边的同事也几乎听不到声音,很好地保护了隐私。而漏音严重的产品,就像一个小型扩音器,不仅自己听不清细节,还会把音乐、通话内容 “公之于众”,在通勤、办公等场景中十分尴尬。
买人体工学贴耳设计 不买压头夹耳的生硬款
骨传导耳机的佩戴体验直接影响使用频率,专业产品会采用 “耳廓贴合曲线” 设计,机身重量控制在 30 克以内,通过硅胶材质的弧形挂耳架自然贴合耳廓后方,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有压迫感。比如跑步 1 小时后,耳朵依然轻松无胀痛。而那些采用生硬夹头设计的产品,为了 “固定” 强行挤压头部和耳廓,戴 10 分钟就可能出现耳根酸痛,根本无法满足运动、通勤等长时间使用需求。
(五)买 IPX6及以上防水等级 不买无防护的 “脆弱款”
骨传导耳机常伴随运动场景,出汗、雨天都是常态,防水性能至关重要。IPX6 级及以上的产品,不仅能抵御汗水侵袭,还能应对短时淋雨,核心元器件被特殊防水材料包裹,即使不小心溅到水也不影响使用。而无防水设计的产品,汗水渗入就可能导致电路短路,轻则音质失真,重则直接损坏。比如有用户戴着无防水的骨传导耳机跑步后,汗水顺着机身流入内部,导致耳机彻底失灵。
(六)买长续航稳连接的 不买频繁断连的 “闹心款”
蓝牙连接稳定性和续航能力是使用体验的基础。优质骨传导耳机通常搭载蓝牙 5.3 及以上版本,信号传输距离可达 10 米,即使周围有 WiFi、其他蓝牙设备干扰,也能保持稳定连接,不会出现 “卡顿”“断连”。续航方面,主流产品能达到 8-12 小时连续播放,满足全天使用需求。而频繁断连的款式,往往采用老旧的蓝牙 5.0 以下版本,在地铁、商场等复杂环境中,每隔几分钟就断连一次,听音乐、打电话都像 “猜谜”,加上续航常不足 4 小时,出门必须带充电宝,十分影响体验。
骨传导耳机推荐
南卡 Runner Pro5
在中高端运动耳机市场,南卡 Runner Pro5 的表现尤为亮眼,多年来始终稳坐销量与口碑双榜首。这款产品不仅是行业内公认的 Top1 品牌代表,更收获了多方权威认可 —— 国内有市政府的重点推荐加持,国际上接连斩获德国红点、缪思设计等顶级奖项,实力可见一斑。
在音质上,采用第 4 代響科技专利技术,配合 NANK 金耳朵实验室的专业调音,软硬件结合下,音质表现细腻,层次感分明,在骨传导耳机里算是很突出的了,能接近入耳式 Hifi 音质。
佩戴体验上,35° 可调节耳挂设计很贴心,能根据不同头型自由调整形状,再加上升级的 EAA 2.0 悬停舒适技术,佩戴起来稳固又舒服,和戴眼镜的兼容性也特别好,达到了 99.9% 的最大兼容性,戴眼镜时也不会有挤压感。耳机重量 31g,不算重,日常佩戴和运动时负担都不大,长时间连续戴三四个小时以上,耳廓也不会有什么不适感。
蓝牙方面,它采用 5.4 蓝牙无线 SOC,连接很稳定,传输速度也快,日常使用中很少出现断连或卡顿的情况。而且内置 32G 内存,不用连接手机,直接把音乐存到耳机里就能听,运动时用起来很方便。
防水性能是它的一大亮点,将纳米防水涂层技术与超声波焊接技术完美结合,成为全球首款达到 IP69 的骨传导耳机,无论是高压水流冲洗、高温环境,还是运动时大量出汗、下雨天,都能轻松应对,耐用性很强。
小米GCDEJ01LS
小米 GCDEJ01LS 它的机身采用液态硅胶包裹轻巧骨架,不仅能适应不同头型,戴着舒适又稳固,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耐用性。
耳机重量只有 28g,相对来说比较轻便,运动时戴着基本没什么负担。不过,过于追求轻巧,在剧烈运动中可能会有轻微晃动感,没那么稳当。
音质方面,它采用创新跑道型骨传导振子,能让立体音质层次分明,听音乐时能感受到不错的立体感。配合 360° 封闭式定向音腔,能有效抑制漏音,在正常音量下,不用担心声音外漏影响他人。但要是音量超过一般水平,声音外放还是有点明显。而且,这款耳机在高频的时候杂音相对较多,震动感也比较突出,音质还有提升空间。
续航上,满电状态下能续航 12 小时,基本能满足日常使用,不用频繁充电。而且它是 IP66 级防水防尘,运动时出再多汗,或者遇到小雨天气,都不用担心损坏。不过,这也意味着它不能下水,想戴着它游泳可不行,也最好别淋雨。
南卡 Runner 4
现在不少骨传导耳机为了抢占市场压低价格,结果在音质、漏音控制上偷工减料,戴起来不舒服的情况也常见。南卡 Runner 4 算是其中比较实在的一款,用了不少实用技术,在同价位里表现突出。
在音质上配备第 3 代響科技技术,让声音更有质感,低音沉得下去,高音也不会刺耳,相比普通骨传导耳机,音质清晰了不少。搭配 OT 闭合降漏音 3.0 技术,通过改进振子密封方式,漏音控制得挺到位,日常说话、听歌,旁边人基本听不到杂音。
整机仅重 26g,这重量在骨传导耳机里算很轻的了。戴在头上时,耳朵周围几乎感受不到压力,哪怕连续戴三四个小时,比如长时间徒步、加班时听着歌工作,也不会觉得耳朵酸或者勒得慌。耳挂部分用的是亲肤硅胶材质,和皮肤接触时特别舒服,夏天出汗也不会黏在皮肤上,冬天戴也不会觉得冰凉刺骨。
而且耳挂的弧度设计得很合理,能刚好贴合耳廓的轮廓,既不会太松容易掉,也不会太紧让人觉得难受。不管是头围大的人还是头围小的人,戴上后都能找到合适的位置。机身用的材料柔韧性好,180° 弯折不断裂,平时日常放包里被挤压、不小心掉地上,都不容易坏。
16G 大容量存储能存几百首歌,运动时不用带手机,耳机本身就能播放,很方便。搭载蓝牙 5.4 新一代芯片,连接手机快,信号也稳,隔着一两堵墙听歌、打电话,基本不会断连。
IPX8 军工级防水性能很靠谱,出汗再多、下雨淋湿,甚至戴着游泳都没事。不过,要是经常在海水里用,盐分可能会腐蚀机身,还是得注意及时冲洗。
墨觉 Terra
墨觉 Terra 它的机身采用了硅胶材料,采用半包围式耳挂设计,贴合耳廓,稳固性挺好,能有效隔绝部分外界噪音。不过,长时间佩戴下来,耳部可能会有轻微压迫感,而且这耳机重量有 35g,相对来说不算轻巧,戴久了可能会觉得有点负担。
音质方面,墨觉 Terra 搭载了 maglevbass4.0 升级磁浮低音技术,这让低音表现力大大提升。听节奏感强的音乐时,能明显感受到强劲有力的低音,为音乐增添了丰富的韵律和深度。但在播放一些高频较多的音乐时,声音的细节表现还有提升空间,偶尔会出现杂音。
通话方面,它配备了 ENC 通话降噪功能,通过双麦克风阵列,能精准计算通话者说话的方位,在保护主方向通话语音的同时,去除环境中的各种干扰噪声。在嘈杂的街道、地铁等环境下打电话,对方也能比较清晰地听到你的声音。
这款耳机的防水等级达到了 IP68,这意味着它能在 2 米深的水下持续工作至少 1 小时,水流喷射测试中也表现良好。无论是下雨天出门,还是运动时大量出汗,甚至游泳,它都能轻松应对。不过,虽说一般情况下防水没问题,但在较深水中使用,仍可能会有微量水分渗入,所以在深水区还是要谨慎些。
南卡 Runner CC4
市面上不少骨传导耳机做得比较臃肿,戴着不舒服,性能也一般,有些用料粗糙,用不了多久就出问题,要么漏音严重,要么音质模糊。所以,要是想选一款基础功能扎实的入门级骨传导耳机,南卡 Runner CC4 值得看看。它在轻量化和基础性能上有自己的追求,没有跟着做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成为不少人入门骨传导耳机的选择。
南卡在骨传导领域做了些年头,这款 Runner CC4 搭载了響科技专利技术,让声音传递更集中,音质比同价位很多耳机清晰,中低音部分听着比较顺,不会发闷。配合 OT 闭合防漏音技术 3.0,通过优化振子和密封结构,漏音控制得还可以,日常正常音量下,旁边人基本听不到声音。
舒适度上,它采用了一体式对称设计,整机仅重 25g,是市面上最轻的骨传导耳机之一。这种设计让重量分布均匀,戴在头上几乎没什么存在感,哪怕连续戴几个小时,耳朵周围也不会有压迫感。耳挂用的是柔软的硅胶材质,贴着皮肤很舒服,不会像有些耳机那样磨耳朵。
4GB 本地存储能存几十首歌,平时出去散步、慢跑,不用带手机,直接用耳机就能听歌,挺方便的。内置蓝牙 5.3 芯片,连接手机挺快的,信号也比较稳,日常使用中很少断连,不过在有较多遮挡的地方,偶尔会有点卡顿。
防水等级是 IPX6,平时运动出汗或者小雨淋湿都没问题。满电状态下能续航 8 小时,日常上下班路上听、午休时用,一天下来电量足够。
颂拓 Sonic
颂拓 Sonic 它的机身采用硅胶与钛金属骨架相结合的材质,能贴合不同人的耳型,佩戴舒适又具备一定的坚固度,耐用性有保障。耳机重量控制在 31g,相对来说不算特别沉重,运动时长时间佩戴也不会给耳部造成太大负担。不过,要是进行一些较为剧烈的晃动头部的运动,耳机偶尔会出现轻微位移,稳定性还有提升空间。
在音质方面,颂拓 Sonic 运用了骨传导技术低频增强算法,这使得它在低频表现上可圈可点。听节奏感强烈的音乐时,比如摇滚、电子乐,能感受到比较强劲有力的低音。但在播放一些高频较多、细节丰富的古典音乐或者纯音乐时,它的声音还原度欠佳,细节表现不够细腻,声音略显单薄。
防水等级是 IP55,只能防点汗水和很小的雨,稍微下大一点的雨就可能扛不住,运动完想用水龙头冲一下也不行,容易进水坏了。
蓝牙用的是 5.2 版本,现在来看已经不算新了,连接稳定性一般。在电子设备多的地方,比如办公室、商场,信号容易受干扰,听音乐或打电话时会断断续续。而且连接距离也有限,手机离远一点就可能断连,得重新配对,挺麻烦的。
骨聆 SS900
骨聆 SS900它的机身用的是亲肤硅胶材质,摸起来手感不错,佩戴时和皮肤接触也比较舒服。单耳重量只有 7.5g,戴在头上几乎没什么感觉,长时间用着也不会觉得累。不过,太轻了也有问题,做一些幅度大的动作时,偶尔会有点晃动,得用手扶一下才行。
音质方面,它搭载了 BoCo 自主研发的第 9 代微型振子,听起来声音还算清晰,细节也能听清楚。加上 PreciseAir3.0 一体化技术,漏音控制得还可以,平时正常音量听歌,旁边的人基本听不到声音。但要是在嘈杂的地方,为了听清就不得不把音量调大,这时候漏音就有点明显了,而且声音的层次感也会差一些,高音部分有点刺耳。
续航方面,单次充电能听 8 小时,搭配充电仓的话能到 24 小时,平时上班路上听、午休时听,用个两三天再充电也没问题。充电用的是磁吸式,对准了一吸就接上了,挺方便的。但充电速度不算快,从没电充满得花差不多两小时。
它的防水等级是 IPX7,平时出汗或者不小心溅到水都没事,下雨忘带伞淋点雨也不用太担心。不过,这只能防短时浸水,可不能戴着游泳、洗澡,那样肯定会坏。
飞利浦 TAA7607
飞利浦 TAA7607它的机身采用硅胶材质,佩戴时和皮肤接触还算舒服,而且有一定的弹性,能适应不同的头型。
这款耳机重量 38g,不算特别轻巧,长时间佩戴的话,耳朵周围会有轻微的压迫感,尤其是运动的时候,这种感觉会更明显一点。不过,日常散步、慢跑时戴着,倒也还能接受。
音质方面,它配备了 17mm 跑道型骨传导振子单元,低音表现还不错,听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时,能感受到明显的震动,声音也比较有力量。但在高音部分,表现就一般了,声音有点单薄,细节不够丰富,而且音量调大的时候,震动感会变强,戴久了有点不舒服。
蓝牙用的是 5.2 版本,现在来看不算新了,连接稳定性只能说一般。日常近距离使用时,基本不会断连,和手机配对也比较快。但只要稍微离远一点,或者中间隔了墙、家具,信号就容易受影响,声音会断断续续,尤其是在房间里走动时,卡顿情况更明显。
续航能力方面,满电状态下能使用 9 小时,日常上下班路上听、午休时听,用一天下来电量还能剩一些,不用频繁充电。充电方式是磁吸式,对准接口一吸就能充,挺方便的。但充电速度不快,从没电到充满得花两个多小时。
小幽 X7
佩戴体验,小幽 X7 的机身用的是亲肤硅胶材质,和皮肤接触着还算舒服,有一定弹性,能适应不同头型。32g 的重量,戴久了耳朵周围会有轻微压迫感,尤其是运动时,这种感觉会更明显些,不过日常散步、慢跑时戴着,倒也还能接受。
音质方面,它用了全密闭无损振子和全密闭指向性震子技术,低音表现还可以,听节奏感强的音乐时,能感受到明显的震动,声音也比较有力量。但在高音部分,表现就一般了,声音有点单薄,细节不够丰富,而且音量调大的时候,震动感会变强,戴久了有点不舒服。
通话方面,它内置了双向高敏麦克风,加上 CVC 电子降噪技术,在一般嘈杂环境下打电话,对方能听清大概内容,但周围要是特别吵,背景杂音还是能传过去一些。内置 32G 内存,不用连手机也能存不少歌,出门运动带着挺方便。IPX8 的防水等级,日常出汗、下雨,甚至戴着游泳都没问题。
颂拓Wing
颂拓 Wing耳机重量 33g,戴在头上有一定存在感,长时间佩戴的话,耳朵周围会有轻微的压迫感。不过,它的佩戴设计还算贴合,日常跑步、骑行时不容易掉,稳定性还可以。
音质上,搭载了 Qualcomm aptX Adaptive 技术,使音乐时音质的细节表现更清晰一些,高低音的过渡也比较自然。不过,这种技术对设备有要求,不是所有手机都能完全发挥它的作用,普通手机用着和一般耳机差别不算大。
耳机重量 33g,戴在头上有一定存在感,长时间佩戴的话,耳朵周围会有轻微的压迫感。不过,它的佩戴设计还算贴合,日常跑步、骑行时不容易掉,稳定性还可以。
续航能力方面,满电状态下能连续使用 10 小时,日常上下班路上听、运动时听,用一天下来电量还能剩一些,不用频繁充电。充电方式是磁吸式,对准接口一吸就能充,挺方便的,但充电速度不算快,从没电充满得花一个多小时。
防水等级达到 IP67,日常出汗、下雨时戴着都没问题,就算不小心掉在水里短时间捞起来也能用。
全文总结
到这里关于骨传导耳机的一些知识和款式推荐也差不多了,希望大家能对这类耳机有个基本了解。其实不管是侧重运动性能的,还是主打日常佩戴的,不同款式的骨传导耳机都在各自的使用场景里有不错的表现。
要是到现在还不知道该选哪款,那我比较推荐南卡 Runner 4。这款耳机平时不怎么打广告,也没请明星网红站台,主要靠用过的人相互推荐,不少运动博主和长期用骨传导耳机的用户都觉得不错。
它在中高端骨传导耳机里,这几年销量和口碑一直排在前面,确实是靠扎实的性能积累起来的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