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突破:光刻机掩膜版技术革新与产业链自主化进程
2025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迈入关键阶段,三大技术突破引发全球产业关注:
中科院研发的"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机"突破微米级工艺极限,为解决光刻机核心部件国产化率不足10%的痛点提供创新方案;
新凯来在上海国际『半导体』展发布覆盖5nm及以下先进制程的31款全制程设备,国产化率超95%,并拓展至第三代『半导体』领域;
清华大学团队攻克EUV光刻胶材料技术,为国产EUV光刻机商业化奠定基础。
掩膜版:『半导体』产业的"隐形瓶颈"
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超244亿欧元💶(约合20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掩膜版市场国产化率不足3%,高端领域依赖进口现象尤为突出。
作为光刻环节核心耗材,掩膜版成本占『芯片』制造总成本的30%,但全球市场近80%份额被四家国际企业垄断,石英基板、遮光膜等关键材料及设备仍受制于人。
合肥国资11.95亿元注资晶镁光罩,推动28nm及以上制程掩膜版产线建设,标志着产业链垂直整合加速。
技术突破:从跟跑到并跑的中国路径
无掩膜光刻技术革命
中科院推出的无掩膜激光直写光刻机,通过直接激光转印替代传统掩膜版,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为掩膜版国产化率提升开辟新路径。
该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未来可应用于特色工艺及先进封装领域。
全制程设备覆盖5nm
新凯来"山"系列设备(如武夷山刻蚀机支持7nm以下制程、长白山薄膜沉积设备产能提升30%)完成多款5nm设备验证,射频模块全链路自主可控,填补国内高端设备空白。
EUV光刻胶材料突破 清华大学团队攻克极紫外光刻胶技术,配合中科院光电所50W级EUV光源研发进展,为国产EUV光刻机商业化提供关键支撑。
国内掩膜版技术布局与产业进展
当前,国内掩膜版技术已在成熟制程实现规模化应用,并在先进制程领域加速追赶。
路维光电
建成国内首条G11超高世代掩膜版产线,覆盖全世代产品,实现250nm『半导体』掩膜版量产;
冠石科技
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5.08%,业务覆盖平板显示与『半导体』领域;
苏大维格
承担工信部AMOLED镂空掩膜版产业化项目,产品应用于高端显示制造。
值得关注的是,某家同时布局光刻机+『半导体』领域的企业,近期动态引发市场讨论。
想知晓公司名字的朋友唻躬、縂、嚎:大 牛 观 市,既可以知晓,愿与大家共前行!
1、在技术标准领域,国内某企业作为唯一参与SEMI国际标准制定的掩膜版企业,主导了精度、材料特性等核心技术指标的定义工作,其技术标准影响力贯穿产品研发到量产的全流程。
2、在成熟制程领域,该公司250nm-130nm制程掩膜版产品占据国内市场超过70%的份额,成为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主流晶圆厂的核心供应商。
3、此外,其量产的8.6代TFT半透膜掩膜版良率突破85%,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使用,不作为买卖依据,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