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D10是一种法国标准(NF)下的中碳合金结构钢,属于铬钼强化型合金钢。该材料通过碳-铬-钼协同强化机制,实现了高强度、高韧性及优异耐磨性的综合平衡,成为航空、汽车、能源等领域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材料。其命名规则明确:“12”代表碳含量均值约0.12%,“CD”凸显铬(Cr)与钼(Mo)的核心合金地位,“10”为材料序列编号。
一、化学成分与冶金特性12CD10的化学成分设计以低合金高强化为核心:
- 碳(C,0.10–0.15%):作为基础强化元素,碳含量精准控制以平衡硬度与塑性,避免高碳导致的脆性风险。
- 铬(Cr,1.90–2.70%):显著提升淬透性、高温强度及耐蚀性,同时形成弥散碳化物(如Cr₇C₃)增强耐磨性。
- 钼(Mo,0.80–1.20%):抑制高温回火脆性,提高抗蠕变能力,并通过细化晶粒优化低温韧性。
- 辅助元素:锰(Mn,0.30–0.60%)和硅(Si,≤0.50%)强化固溶体;磷(P≤0.030%)、硫(S≤0.025%)严格受限以降低冷脆倾向。
- 冶金工艺上,采用电弧炉熔炼,高端品应用电渣重熔或真空精炼技术,确保成分均匀性与低夹杂物水平(氧化物夹杂≤1.5级),为后续热加工提供纯净基体。
- 强度与韧性:
- 调质处理后,抗拉强度≥850 MPa,屈服强度≥650 MPa,同时延伸率保持在12%以上,实现高强韧配比。
- 抗冲击性能:高铬钼含量使材料在-40℃低温环境下仍维持良好韧性,适用于航空低温部件。
- 硬度与耐磨性:
- 退火态硬度≤269 HB,调质后硬度可达64 HRC,满足高负荷部件需求。
- 铬钼碳化物均匀分布,抗磨粒磨损能力较普通结构钢提升30%以上。
- 高温性能:
- 钼元素赋予优异抗蠕变能力,在540℃高温下强度衰减率<15%,适用于发动机高温紧固件。
12CD10的性能高度依赖热处理工艺,典型流程包括:
- 预热(820–870℃):均温处理减少热应力,防止开裂。
- 奥氏体化(1210–1230℃):盐浴炉或箱式炉加热,确保碳化物充分溶解。
- 淬火(油冷):获得高硬度的板条马氏体组织。
- 回火(550–570℃双次回火,每次1小时):消除淬火应力,促使残余奥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提升综合性能。
- 此工艺使材料在高硬度和抗冲击能力之间取得最优平衡,避免回火脆性导致的性能劣化。
- 切削加工:
- 退火态下切削性能良好,推荐硬质合金刀具(如YG8),切削速度30–50 m/min,进给量0.1–0.3 mm/r。
- 焊接性:
- 需预热至250℃以上,采用低氢焊条(如E7015),焊后缓冷以避免氢致冷裂纹。
- 成形工艺:
- 冷镦与冲压:需中间退火软化组织,防止加工硬化开裂。
- 热锻:温度区间1100–900℃,终锻温度不低于850℃以抑制混晶。
- 航空航天:
- 发动机轴承、起落架结构件、液压作动筒等,耐受高压交变载荷与低温环境。
- 汽车工业:
- 曲轴、变速箱齿轮、高应力螺栓等传动系统关键件,寿命较普通钢提升50%以上。
- 能源与重工装备:
- 矿山机械耐磨衬板、冶金轧辊轴承座、液压支架,服役寿命达10万小时。
- 特种设备:
- 核电阀门紧固件、化工高压密封环,兼顾耐蚀性与抗辐照性能。
其他材料规格切割和定制生产
1cr18ni12
1cr18ni12不锈钢
0cr23ni13
0cr23ni13不锈钢
0cr25ni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