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前准备
- 工具与材料清单
- 必备工具:万用表、绝缘胶带、接线端子、螺丝刀、扳手、电缆切割工具。
- 核心材料:恒电位仪主机、10A/30V规格电缆(阴极电缆、阳极电缆、参比电极电缆)、防爆型电源(若安装于罐区等危险区域)、参比电极(如铜/硫酸铜电极)、辅助阳极(如高硅铸铁或MMO阳极)。
- 安装位置选择
- 环境要求:远离热源、振动源及强电磁干扰设备,确保通风良好(设备后方预留≥20cm散热空间)。
- 空间布局:优先选择金属结构附近或便于操作维护的区域,如主控室、仪表间或管道沿线专用机房。
- 危险区域适配:在罐区、海洋平台等爆炸性气体环境(如Ex d IIB T4区域),必须采用防爆型整流电源,并固定于船体水平面或防爆柜内。
二、设备安装步骤
- 固定设备
- 使用膨胀螺栓将恒电位仪牢固安装于墙面或支架,确保水平放置(倾斜角≤5°),避免振动导致内部元件松动。
- 电缆连接与标识
- 阴极电缆:连接被保护金属结构(如管道、储罐),截面积≥10mm²,长度≤100m以减少压降。
- 阳极电缆:连接辅助阳极,截面积≥16mm²,确保阳极与被保护结构间距≥50m(避免屏蔽效应)。
- 参比电极电缆:连接参比电极,截面积≥4mm²,电极埋设于管道侧方5~10m处,深度与管道中心线齐平。
- 标识要求:在接线端子处用红色标注“+”(阳极)、黑色标注“-”(阴极)、绿色标注“参比”,并粘贴电缆用途标签。
- 电源接入与接地
- 输入电源:三相380V±10%,频率50Hz±1Hz,配置过载保护开关(额定电流≥15A)。
- 接地处理:设备外壳通过≥16mm²铜芯线连接独立接地极,接地电阻≤4Ω,防止漏电风险。
三、调试流程
- 初始检查
- 确认所有接线端子紧固无松动,电缆绝缘层无破损。
-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源输入电压(380V±10%)、参比电极对地电阻(≥1×10⁴Ω)。
- 手动模式调试
- 将“手动/自动”开关置于“手动”挡,逆时针旋转“手动”电位器至尽头。
- 合上电源开关,观察电源指示灯(红色)是否常亮,缓慢顺时针旋转电位器,输出电压应从0V逐步升至30V。
- 测量参比电极对零位电位值,调整电位器使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如-0.95V vs CSE)。
- 自动模式调试
- 切换至“自动”挡,顺时针旋转“自动”电位器,给定电位表显示值应逐渐增大。
- 根据保护需求设定电位(如Cu/CuSO₄电极在-0.95V至-1.30V之间),10分钟后测量断电电位(应不低于-1.15V CSE)。
- 调节限流电位器至10A(输出电流进入限流状态时,调节生效)。
- 稳定运行验证
- 连续运行≥30分钟,监测输出电流波动范围(≤±2%)、设备表面温度(≤65℃)。
- 记录初始参数:输出电压、输出电流、保护电位、环境温度,作为后续维护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