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和老二打架,结果老三没了”,这是互联网上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比如美团和饿了么“打架”,百度外卖消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现在浏览器行业的“老三”,也站出来为自己发声了。据The Verge的相关报道显示,Opera浏览器已经向巴西反垄断机构CADE投诉,指控微软向用户推广Edge浏览器时采取了反竞争行为。
Opera方面称,微软在过去几年里不断通过各种“操纵性设计策略”,说服Windows用户使用Edge浏览器。对此Opera法律顾问表示,“微软在Windows系统中阻挠浏览器竞争的每一个机会。在预装上排除了像Opera这样的浏览器,还又设置重重障碍,阻止用户下载和使用其它浏览器。”
而Opera之所以会选择在巴西提起反竞争投诉,是因为他们是当地第三大最受欢迎的PC浏览器,微软为了推广Edge使用的一系列手段让其深受其害。不仅如此,去年夏季Opera将欧盟委员会告上法庭,理由是是后者豁免了《数字市场法》对Edge的约束。
自从微软放弃老旧的EdgeHTML内核转投谷歌开源的Chromium阵营后,新生的Edge称得上是初步告别了“Chrome下载器”的命运。为了推广Edge,微软可谓是煞费苦心,并深谙“以正合、以奇胜”的兵法。自从新版Edge诞生以来,微软就持续不断地为它添加新功能。
远有通过云端串联的方式,让玩家在拥有Clarity Boost技术的Edge浏览器上直接体验云游戏,试图打造“最适合游戏玩家的浏览器”,近则有推出Copilot模式,让AI智能体主动预测用户需求,并整合搜索、聊天与导航,让用户拥有智能化的上网体验。
如果微软仅仅只是通过强化Edge竞争力的方式来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估计Opera也不会有什么意见。真正的问题是为了让Edge实现更高的市占率,微软在过去几年频繁使用各种小伎俩。
首先,在微软自家的Outlook和Teams等应用,以及Windows的搜索或小部件等功能中打开PDF文件或链接时,会无视用户已设置的默认浏览器,直接强制打开Edge浏览器。
其次在必应搜索引擎中,用户使用Edge浏览器搜索“Chrome”时,页面会首先显示醒目的Edge浏览器推广区域,而Chrome的下载链接则被隐藏在不显眼的位置,从而增加用户的下载难度。此外微软还会在用户在Edge中搜索其他浏览器时,使用带有侵扰性质的横幅通知,诸如打出Edge采用了与Chrome相同的技术,并有微软的额外信任这样的口号,以阻止下载其他浏览器。
最后,微软也会利用Defender安全套件来推广Edge。当用户在非Edge浏览器上访问网站时,会随机收到推荐使用Edge浏览器的提示,且这些提示内容微软被设计成类似安全建议的样式,误导用户以为这是来自Defender的安全提醒。
这一系列操作当然就会让Opera不爽,毕竟Chrome的体量优势过于巨大,微软的小伎俩还很难动摇它的地位,可Opera不一样。作为一款相对小众的浏览器产品,Opera能获得一批拥趸源自于它的性能优势,独特的Turbo模式、硬件加速、预加载技术和缓存机制使得其访问网站的速度比同类浏览器快5-10倍。
然而随着Edge换用Chromium内核,性能已经不再是短板,就让Opera的差异化优势被模糊。更致命的是用户的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任何一个细分领域用户能记住的往往就只有头部产品。
所以注意力通常决定了用户能不能知道你的产品,渠道则决定他们能不能使用你的产品。微软这一系列操作的核心,就是遏制友商产品的曝光度,并引导用户使用Edge。当Opera还在试图通过浏览器的功能创新来吸引用户时,微软的操作却是阻止用户下载和使用其他替代浏览器,并增加默认应用的操作难度,避免用户将其他浏览器设置为默认。
如此一来,本就在用户群体中缺乏曝光度的Opera,连触达用户的渠道都被微软遮盖,换了谁是Opera的管理层显然都会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