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低空数字底座技术研究报告
报告共计:31页
《2025低空数字底座技术研究报告》围绕低空数字底座展开,核心内容如下:
随着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数字底座作为支撑低空产业生态的核心,正从概念验证向工程化落地转型,凭借北斗导航、5G通信等先发优势,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政策上呈现“国家战略-部委协同-地方试点”三级联动特征。国家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培育体系,地方30余省份差异化布局,如广东构建“四网融合”数字底座,安徽合肥出台高额补贴政策等。市场方面,2024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6702.5亿元,预计2035年超5.1万亿元,数字底座成为核心支撑,在多场景中发挥关键作用。
当前低空行业存在诸多痛点,安全风险方面,航空器数量激增带来碰撞等问题,审批流程繁琐,服务能力不足;跨行业数据割裂,标准集中于基建,数据交互有壁垒,监管体系碎片化。
低空数字底座服务架构包括服务体系、功能、技术架构。服务体系架构中,其作为核心枢纽连接上下层;功能架构含数据、云边端协同、智能化底座等;技术架构分为设备层、传输层等五层。其功能还在延展,将成为驱动产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引擎。
典型应用场景广泛,应急救援中构建闭环响应机制;城市治理中实现多元数据处理与智能决策;公路巡检中融合多源数据提升效率。
发展面临技术与成本挑战,技术上多源数据融合有难度,成本上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等。对此,建议通过建立统一认证体系、分级部署底座、开展多元试点项目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