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为加快建成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7月31日,武汉科技馆,小朋友通过趣味游戏体验红外热成像技术。当日,武汉科技馆联合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红外探秘之旅”科普活动,通过互动演示和闯关游戏等形式,向青少年科普红外技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通讯员 洪凌燕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婧 实习生 王奕心
湖北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能力较强,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上开拓进取。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齐头并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
——2024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7月31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
决定共5大部分、18条,5200余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了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忠,解读决定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从法制层面保障省委战略部署落地生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其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位置,系统阐述“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是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体现湖北紧跟党中央战略部署的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有助于发挥湖北科教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郭忠表示。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的必由之路。
“省委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实施科创引领战略,将其作为引领能级跨越、产业倍增、美丽湖北等先导战略支撑。”郭忠说,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决定,有助于整合全省科技资源,构建科技力量矩阵,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湖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湖北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从法治和制度层面保障省委战略部署落地生根。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重大问题,‘一府一委两院’贯彻执行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原则和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郭忠表示,省人大常委会依法作出决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职责、凝聚力量,有助于构建起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法治环境,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支点建设,关键在科技创新,科技强则湖北强。
我省“新春第一会”明确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创新策源力”,进一步释放了科技创新是引领支点建设第一动力的强烈信号。
郭忠介绍,“省委高度重视决定草案起草工作,省委主要领导亲自审示、提出明确要求。决定草案起草工作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下进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赴市州开展专题调研,并征求对决定草案的意见,多方研讨、多次修改后形成了决定草案文本。”
决定提出,大力实施科创引领战略,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明确做强科技力量体系、加大创新策源攻关突破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加强创新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等重点任务。
湖北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制造业底子厚实,41个工业大类齐全。
支点建设,必须靠坚实的产业基础作支撑。
决定提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等重点任务。
强化保障,清单化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面向未来,必须坚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各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保障。”郭忠说。
决定提出,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重点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完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体制机制、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等方面,支持鼓励科技创新。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使命重大。
一分部署,十分落实。为保障省委战略部署不折不扣贯彻实施,决定明确提出,要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决定明确,加强组织实施、强化法治保障、凝聚各方合力等,着力形成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工作格局,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