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清洁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能源格局。然而,新能源的特殊性,也为这类技术发展与应用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能源技术人才,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政策与市场加速教育转型
近年来,国家一系列政策为低碳新能源发展铺就快车道。2023年,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聚焦原创性、引领性创新,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促进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培育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
另一方面,从市场来看,全球新能源的装机容量持续攀升。据国际机构统计,2024 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同比增长约8.7%。我国作为能源大国,新能源发电量也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5%。
新能源电力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市场的需求推动,正在加快教育领域的转型步伐,以适应为产业输送专业力量的迫切需求。
传统电网与传统教育的双重困境
新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特性,使得并网技术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对于并网技术人才的要求也日益攀升。
传统应试教育应对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时,也显出现出诸多尴尬。
一方面,电力实验设备昂贵且运维复杂。搭建一套完整的并网实验平台,涉及逆变器、储能系统、电网模拟器等众多高端设备,高昂的投入足以让众多院校望而却步。
电力系统运行调度虚拟仿真实验
另一方面,这些设备调试复杂、运行成本高昂,且存在一定风险,即使校方拥有设备,也难以让学生充分实践。
虚拟仿真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带来全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低碳新能源并网教学项目,凭借强大的数字化能力,为学生搭建起一座虚拟的电力实训基地。
恒点建设的新能源电力虚拟仿真实训室
虚拟仿真技术解决了设备投入与使用的成本问题,也几乎没有事故风险。通过精细的虚拟仿真模型,恒点的教学系统能够还原多种清洁新能源的特性。学生可以在虚拟实验中自由组合试验不同方案,大胆操作,充分尝试并网系统,从而享有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
恒点还为校方提供一系列硬件设施,如新能源并网3D-LED交互显示系统。该系统集成了三维LED技术和扩展现实技术,从而构成与过往普通大屏不同的交互式显示系统。精致的3D渲染画面下,从风机的叶片旋转到光伏板的光生伏特效应,从逆变器的 MPPT 控制到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管理,每一个细节都清晰可见,让以往难以理解的电力知识变得直观易懂。
新能源并网3D-LED交互显示系统
结语
南京恒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清洁新能源并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以政策为导向,以市场为驱动,让新技术与传统教学完美融合,让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顺利并网,精准解决了现实中教学的痛点,通过校企合作,为新能源产业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