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新挑战?
网络药理学方法趋同、药代分析维度不足、机制研究深度有限、实验验证与组学分析脱节……传统方法难以满足中医药复杂系统研究的需求。TCMSP 3.0 应势而生,致力于为网络药理学、系统药理学及多维组学研究注入新思路、新方法与新技术。
十年砺剑,技术全面革新
TCMSP 原始创新团队历经十年积累,推出 3.0 升级版,核心突破包括:
AI驱动复方智能解析: 支持多成分协同作用分析,突破传统剂量模糊局限,实现精准量效关系可视化。
全景靶点预测技术: 融合高精度蛋白建模(AlphaFold2/RosettaFold),提供更全面的靶点识别与分析。
ADMET 3.0 智能平台: 新增20个先进模型(含毒性模块),弥补传统模型脱离生物背景的不足。
跨尺度多组学整合: 实现蛋白组、转录组、代谢组与微生物网络的一键式联合分析,深度解析作用机制。
民族药数据库扩容: 新增海量民族药数据,支持功效归因分析与跨药材研究。
验证方法体系优化: 讲解高效低成本的实验设计策略(含单细胞方案),紧密衔接机制研究与成果产出。
高水平研究支持: 融合定量网络药理学、多组学技术与智能工具链,提供从课题设计到论文撰写的系统性支持。
权威师资,聚焦实战应用
本次研讨会由西北大学等机构资深专家领衔:
王永华 教授: 系统阐述药理学前沿理论与智能技术升级。
郭子湖 博士后: 解析数学建模与复方智能设计实战。
王景辉、张文娟、肖正涛、丁伯娇、王霞: 分别深入讲解多组学分析、经典案例、分子动力学建模、实验验证技术与分子/组学实验方法。
课程核心价值
掌握前沿工具链: 熟练运用TCMSP 3.0、定量网络药理学工具、AI组方系统及ADMET 3.0平台。
贯通研究全流程: 从理论建模(靶点预测、网络构建)到多组学机制挖掘,再到验证方案设计。
提升课题竞争力: 学习融合民族药数据、智能组方、定量分析等创新点,优化课题设计与基金申请。
拓展数据资源: 获取新增的10万化合物、20万草药及民族药数据库资源。
适合对象
中医药及相关领域硕博研究生
科研院所研究人员
医药企业研发技术人员
创始班 · 限时专享
限额50席,保障研讨深度与互动质量。
时间: 2025年8月下旬
地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校区 (杨凌工业园区高干渠路东段3号公共服务中心15层)
欢迎咨询,解锁中医药系统研究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