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60,说实话,如果是在2023年刚发布那会儿,它就是科技圈的“主角”,带着“自研芯片回归”的光环,以及“卫星通信”这张王牌,一脚踏回了高端国产手机的核心舞台,一上市就一货难求。而到了2025年的今天,这部手机价格已经下探到三千出头,那问题就变成了:现在买Mate60,值不值?
它最大的意义,不是在于跑分能不能上百万,而在于“能不能不再依赖别人”。麒麟9000S的回归,说白了,不是要吊打谁,而是告诉世界:“我们回来了。”虽然性能相当于两三年前的水平,打《原神》只能中画质跑个四十多帧,但你要是用它办公、拍照、看视频,它绝对是那种“就位即能干活”的类型,不卡不疯不掉链子。
而且Mate60真是挺懂得“生活中重要的事”。比如它能在没有信号的地方发卫星消息,不光能让户外爱好者放心大胆地往山沟里钻,也给了很多商务人士一种安心感——“就算天塌了,我手机还能叫救援”。这事儿听起来不热血,但真遇上了,就是命根子。
拍照这块也挺有意思的。它的主摄那颗“超光变”镜头说是华为自研光学的心血结晶,光圈能手动调,不玩虚的。实际用下来,白天色彩很舒服,夜景有细节,拍人也不假面。远景就别太较真了,50倍变焦只是“能看个大概”,不是拿来做壁纸的。但话说回来,大多数人真的用得着天天50倍拍楼顶吗?我觉得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它拍食物、拍娃、拍生活的能力上。
电池和快充也都在线,重度使用一天没问题,30分钟充个大半,睡觉前一插就能管一天。更让人安心的是,那块电池耐用得很,循环上千次还能撑住80%以上电量,这才叫靠谱。
鸿蒙系统嘛,如果你是鸿蒙生态用户,比如你有华为平板、华为手表,再配个Mate60,那体验是“丝滑级别”。文件互传、通话接力、AI修图这些功能,真的让你感觉手机不只是手机,它像是一个“多面手小助理”。当然你要是出国用,没了谷歌服务会有点不方便,但在国内,这套系统还是让人很安心。
说到设计,我真想吐槽一下它那个亮黑版本,指纹收集器无疑了。而且手机本身又宽又重,单手操作比较吃力。不过昆仑玻璃+IP68防水抗摔是真的“实在”,用个两三年摔几次都不至于心跳骤停。
但我得实话实说,Mate60不是一部完美的手机。它有自己的短板,尤其是在极限性能和极限影像这两个“数码发烧友”最在意的领域。你要是天天打游戏、拍大片,那不如直接奔骁龙8至尊版去;但如果你是个对生活有稳定预期的人,Mate60会给你那种“我不吹牛,但我能做到”的踏实感。
关键是,现在这款机型12GB+512GB版已经从原价5799元,跌到了3976元,这就很“真香”了。当年的旗舰,如今的中端价,不仅你省了钱,还获得了很多别的中端机给不了的东西——比如卫星通信、稳如老狗的系统体验,以及那种国产技术回归带来的自豪感。
如果你是那种不玩重度手游、不追逐极致参数、不在意它是不是最新的处理器,而是更关心稳定、可靠、安全性高、功能实用的人,那Mate60仍然是不错的机型,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