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打造低能耗的绿色算力系统,成为各国算力竞争的成败关键。呼和浩特用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的成果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什么是算力?
清晨醒来查看一天的天气,通勤路上导航辅助驾驶精准引路,到公司楼下刷脸买份早餐……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切片,背后都有强大的算力作为支撑。
《中国算力白皮书(2022年)》将算力定义为:数据中心的服务器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实现结果输出的一种能力。数字时代的算力,就如同阳光、空气、水,无声无息地浸润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支撑个人便利、企业运转乃至国家治理的数字基石。流畅的大模型对话、精准的自动驾驶、便捷的智慧城市,驱动这一切变革的引擎,正是澎湃不息的计算之力。
算力是如此重要,不夸张地说,没有算力,高效便捷的现代社会便难以运转,因此国家对发展算力高度重视。2022年,“东数西算”工程启动;2024年底,由央视综合频道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制作的《大国基石》第三期《算力引擎》中,“算力即国力”的论断更是将算力产业发展推向国家战略的高度。
作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全球范围的算力竞赛日趋白热化,我国的算力需求更是如洪流般激增,与此同时,传统数据中心的巨大能耗和碳排放,成为制约算力发展的“紧箍咒”。
而破局的关键,就在一个“绿”字。
如何打造低能耗的绿色算力系统,成为各国算力竞争的成败关键,呼和浩特用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的成果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发布了《“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绿色算力指数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呼和浩特城市副中心和林格尔新区的绿色算力发展指数已连续两年(2024年、2025年)在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中位列第一。
和林格尔新区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八大枢纽、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的和林格尔新区算力总规模已突破10万P,建成总负荷554MW,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1100MW,集聚了三大运营商、金融机构、国家部委和头部企业等46个数据中心项目,有着“中国云谷”的称号。
绿色算力绿在何处?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算电协同国家试点项目为例,该年供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单台70万千瓦机组满发约50天的发电量;降低能耗9.7万吨标准煤,相当于约1600多节标准火车皮(每节60吨)满载的煤炭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6万吨,相当于约5600公顷(约8个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面积大小)森林一年的固碳量。与此同时,和林格尔新区依托安全稳定的蒙西电网,加速布局源网荷储、共享储能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级零碳园区”,全力打造国内发展绿色算力的绝佳之地。
此外,和林格尔新区率先在全区启动建设绿电直供示范项目,推动绿色算力对新能源就地消纳,和林格尔新区绿电直供项目(一期)被国家数据局评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
在众多“绿电”项目的支持下,和林格尔新区已投入运营的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超过86%。
“绿电洼地”引发集聚效应。大会上,京能“京数蒙算”和林格尔智算中心项目等5个大型算力中心项目在呼和浩特落地,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的10个重点项目成功签约,和林格尔集群至枢纽间算力网络建设成果正式发布、国家首批万兆园区试点(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建设成果正式发布,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已在华为云和林格尔数据中心规模上线;内蒙古量子信息创新工程中心、燧原科技中科国算AI应用研究实验室等实验室揭牌……
呼和浩特市与宁夏宝丰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全国首个绿色算电协同基地在和林格尔新区正式启动,该基地包括120MW/480MWh共享储能基地、2个10万卡数据中心集群、信创及智算服务器生产基地、芯片检测实验室及算电协同绿电供应基地。此外,全国首个“东数西算”绿色算力产业风险解决方案、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全国首个“算力资产资源绿色循环”解决方案正式发布。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的成功举办,是呼和浩特交出的一份“绿色算力”高分答卷,也深刻诠释了用绿色算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唯有拥抱绿色,算力引擎方能澎湃不息,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的核心动能。(文:陈前 图:张家辉 刘慧)
中国电信云计算信息园
移动智算中心远景
中国农业银行数据中心
数聚小镇
云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