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08年就参与莫高窟数字化工作的团队,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很实在:数字展示中心的核心不是“替代现场”,而是用技术实现“互补式还原”——既让观众看到现场难以捕捉的细节,又反过来守护真实洞窟。
莫高窟球幕影院每年参观人数超过100万人次,球幕直径长达18米,使用6台投影机投射8K高清影片。因此对三维数据的要求极其严格,几何精度优于1mm,通常单个洞窟数据量达数十GB,我们通过自研贴图技术解决了复杂模型高保真纹理映射难题,现在在球幕影院里,观众能看到的不仅是洞窟全景,还能通过特写镜头看清壁画上毫米级纹理细节,甚至能多视角观看现场因空间限制看不到的雕刻细节。
但必须说,现场看的感受是独一份的:石窟里的空气湿度、岩壁的粗糙质感,甚至风沙掠过的声音,都是数字技术无法复制。而我们做数字化的初心,恰恰是想让这种“现场感”更可持续——现在游客先在游客中心看细节、听故事,再进洞窟时会带着更具体的关注,既能减少停留时间对文物的影响,又能让每一次现场参观更有深度。
从敦煌莫高窟8K球幕影院中壁画色彩的震撼还原,到云冈石窟第13窟8.8亿三角形构筑的超大体量精细三维模型;从箭扣长城的AI算法智能修复,到数字武当的全山数字化重建与活化利用,大势智慧以技术落地文物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在数字世界中永续保存并实现活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