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学反应仪是一种用于研究光化学反应的实验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可控的光照条件引发和监测化学反应。以下是其主要特征和关键组成部分:
1. 光源系统
- 波长范围:通常配备紫外(UV)、可见光(VIS)或近红外(NIR)光源,如汞灯、氙灯、LED阵列或激光器,部分设备支持波长可调。
- 光强控制:通过调节电源功率或使用滤光片精确控制光强,确保实验重复性。
- 单色性:部分高端仪器配备单色仪或窄带滤光片,提供单色光以满足特定反应需求。
2. 反应器设计
- 材质:反应池常用石英(透紫外)或耐化学腐蚀的玻璃(如Pyrex),部分涉及腐蚀性物质时采用特氟龙涂层。
- 结构:包括批量反应器(密闭式)、流动反应器(连续流动)或微反应器(高通量筛选),可能集成搅拌或气体导入装置。
- 温控系统:配备恒温水浴、热电冷却或帕尔贴元件,以维持反应温度恒定(-20°C至150°C常见)。
3. 分析与监测功能
- 在线检测:
- 光谱分析:集成UV-Vis光谱仪、荧光光谱仪或红外探头,实时监测反应物/产物浓度变化。
- 色谱联用:可与HPLC、GC等连接,定时取样分析。
- 电化学监测:部分设备支持pH、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实时记录。
- 时间分辨技术:高级型号可能配备瞬态吸收光谱(TAS)或荧光寿命测量模块,研究短寿命中间体。
4. 环境控制
- 气氛调节:内置惰性气体(如N₂、Ar)通入系统,避免氧气或水分干扰光敏反应。
- 真空兼容:部分反应需在真空或低压条件下进行,设备需密封设计。
5. 自动化与软件
- 程序控制:通过软件调节光照时间(脉冲或连续)、光强及波长,支持多步骤反应编程。
- 数据记录:自动存储光强、温度、光谱等数据,部分支持动力学模型拟合。
6. 安全特性
- 屏蔽设计:防紫外线泄漏的外壳,保护操作者。
- 过热保护:温度传感器与自动断电功能。
- 冷却系统:风扇或水冷装置防止光源过热。
7. 应用场景
- 光催化:如TiO₂降解污染物、水分解制氢。
- 有机合成:光诱导键断裂/形成(如[2+2]环加成)。
- 环境模拟:研究大气或水体中光化学过程(如NOx光解)。
- 材料科学:光聚合、纳米材料光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