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镁铜合金 T18664(TMg0.5) 的详细介绍:
1. 基础信息- 类型:高强无氧铜合金,核心添加元素为镁(Mg)。
- 牌号标识: 国标牌号:T18664(对应旧牌号 TMg0.5)。 名称释义:"Mg0.5" 表示 镁含量约 0.5%(较 TMg0.45 更高)。
- 定位:通过更高镁含量实现 强度与耐热性的进一步升级,适用于更严苛工况。
- 铜(Cu):≥ 99.4%(维持高纯度基准)。
- 镁(Mg):0.45%–0.65%(核心强化元素,中值 0.5%)。
- 杂质限制: 氧(O)≤ 0.002%(超低氧确保无氧铜特性); 硫、磷等≤ 0.001%(抑制脆性相生成)。
- 导电率:≥ 82% IACS(因镁含量增加,较 TMg0.45 略降 2–3%,仍远超其他合金)。
- 导热性:保持铜基体优势,散热效率优异。
- 热稳定性:再结晶温度 450–480℃(比 TMg0.45 提高约 50℃)。
- 抗拉强度:≥ 380 MPa(冷加工态,较 TMg0.45 提升 40% 以上)。
- 屈服强度:≥ 320 MPa(高载荷场景的关键指标)。
- 硬度:HV 85–110(可通过冷轧/拉拔进一步强化)。
- 延伸率:15%–20%(保持良好塑性,支持复杂成形)。
- 高温强度:在 500℃ 稳定保持 ≥200 MPa(真空/惰性环境)。
- 超高温导电器件:
- → 火箭发动机点火电极、超音速飞行器线束(耐 600℃ 短时冲击)。
- 核能工业部件:
- → 反应堆控制棒导向套、冷却剂密封环(抗辐照蠕变)。
- 高功率电力设备:
- → 特高压断路器弧触头(耐 10kA 级电弧烧蚀)。
- 精密仪器结构件:
- → 粒子加速器真空腔体支撑架(高刚性+无磁特性)。
- 高端散热系统:
- → 聚变装置第一壁热沉基板(瞬态热负荷>10 MW/m²)。
- 熔炼:真空感应熔炼 + 电子束精炼(氧含量 ≤ 15 ppm)。
- 加工要点:
- → 冷变形量需控于 80% 内,避免过度硬化导致开裂;
- → 退火工艺:480–520℃ × 1–2h(保护气氛,消除应力)。
- 焊接限制:
- → 激光焊/电子束焊优先,避免气孔(镁蒸气逸出需管控)。
核心优势:
- 在 导电率 82% IACS 基础上实现 380 MPa 级强度,强度/导电综合指标领先;
- 600℃ 级耐热性 优于多数铜合金(铍铜 400℃ 软化,铬锆铜 500℃ 失效)。
- 导电率牺牲:镁含量增加导致导电率较纯铜下降约 18%(需强度优先时可接受)。
- 深冲压限制:超高强度下延展性弱于 TMg0.45,复杂冲压需中间退火。
- 镁挥发风险:超高温(>650℃)长期使用需防镁元素氧化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