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期间,汉王科技携全球独有的“眼耳鼻舌声”五感人工智能体系及仿生智能产品精彩亮相。在汉王科技的展台上,AINose®嗅觉分析仪首次让机器真正拥有了“嗅觉”。
汉王科技总裁朱德永在大会上表示:“当视觉和听觉识别技术日趋成熟时,嗅觉成为人工智能感知世界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这一由汉王科技自2017年起研发的仿生嗅觉技术,在本届WAIC上首次揭开面纱,填补了全球AI感知领域的空白。
智能五感:定义AI感知新疆界
在人类感知体系中,视觉与听觉的人工智能应用已较为成熟,但嗅觉与味觉的数字化长期滞后。朱德永指出,汉王科技此次参展的最大亮点正是其全球独有的“五感”人工智能体系。针对人工智能嗅觉领域的空白,汉王科技突破常规技术路径,打造了国内首个仿生嗅觉识别方案:区别于谷歌从分子结构推导气味的做法,汉王选择解析嗅觉受体机理,以更接近生物体感知的方式赋予机器嗅觉能力。
“人或动物闻味道根本不需要知道分子结构,比如辨别十五年和五年陈酿茅台的区别,人并不关心其中的成分。”朱德永形象地解释汉王的思路:其创新在于模拟人类嗅觉蛋白的工作原理,而非传统的成分分析。这一技术路径攻克了传统电子鼻在分子识别、混合气体处理、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痛点,基于全自主研发的仿生嗅觉神经元、AI计算平台和感官识别算法,汉王构建了具备“识别-判断-反馈”完整能力(即感知-认知-行动闭环)的仿生嗅觉系统。
目前,汉王智能仿生嗅觉技术在多个领域实现突破:在公共安全领域,对爆炸物的气味识别仅需2分钟,准确率可媲美嗅探犬;在食品饮料领域,白酒基酒的品质分级检测技术通过了权威机构验证,达到商业应用标准;在医疗诊断领域,该技术可精准检测肿瘤标志物的挥发性有机物,灵敏度达纳摩尔级,为疾病早筛提供支撑。
汉王建立了“数字嗅觉数据库”,覆盖日常生活中食品、饮料、日用品等七大类场景,收录了数十种典型物品的气味指纹。朱德永透露,未来3~5年内汉王将基于不断完善的嗅觉数据库,面向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医疗健康、个性化香氛推荐等垂直行业构建专属子库,让机器逐步实现“嗅识万物”,大幅拓展人工智能的感知边界。
从机器鸟到机器狗:仿生智能的商业化征程
在本届WAIC汉王科技的展台上,种类各异的仿生飞行机器鸟和即将量产的安防巡检机器狗引来众多关注。朱德永指出,仿生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工程学效率和情感连接两方面。“自然界亿万年进化出的生物结构本身就是最优解”,“仿生形态能填补纯机械体难以产生共情的空白”。2016年,汉王便开始布局仿生飞行器领域,至今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仿生飞鸟量产企业。朱德永透露:“2019年我们开始市场出货,目前已售出数十万台仿翼飞行鸟。”这些仿生飞鸟具备高隐蔽性、高抗风性和集群协作能力,起初用于消费娱乐,后拓展至教育培训、行业应用等专业领域,在消费级市场和行业应用中均获得认可。2022年承担了一个国家重大课题,结项时被评为“优秀”,相关仿生飞鸟成果已应用于基层单位并得到一线用户的肯定。
继仿生飞鸟的成功之后,汉王科技在本次WAIC上首次正式展示了安防巡检机器狗。这款机器人融合了多模态感知与高性能运动系统,可在复杂地形自主行进,并搭载自研的智能感知与决策系统以快速识别异常情况。展望未来,机器狗集成了仿生嗅觉模块,不仅能够探测化工厂气体泄漏等危险场景,还可根据气味线索追踪目标等应用。据悉,该机器狗预计将在今年底投入商用,实现从实验样机到实际落地的跨越。正如朱德永所强调的:“我们的机器狗专注于垂直应用场景,比如化工厂巡检,不仅需要视觉识别,还需要嗅觉检测气体泄漏”。
从仿生飞鸟到巡检机器狗的演进,体现了汉王“沿途下蛋”的具身智能发展策略——相较直接研发高度复杂的人形机器人(可能尚需5~10年成熟期),汉王选择从更易产业化的仿生形态切入,逐步推进商业化。
技术模块化与生态开放:从独创到共享
除了智能“五感”和仿生智能产品,汉王科技也在拓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边界。在本届WAIC上,汉王携M10、N10智能办公本及Clear电子阅读器全系列亮相,吸引众多专业观众体验。通过融合自研的手写识别、OCR、语音识别以及天地大模型等AI技术创新,汉王将传统电纸书从单一阅读工具升级为“能听能说能读能写能扫”的全能办公助手,大幅提升了办公效率。
在大健康领域,汉王攻克了传统柯氏音血压测量法数字化的世界级难题,通过AI算法将柯氏音听诊法电子化,将测量误差控制在1毫米汞柱以内,远超行业标准。基于这一突破,汉王推出的柯氏音电子血压计成为市场热销产品,长期名列电商平台血压计畅销榜前茅。
“包括嗅觉以及我们的视频AI大模型技术在内,模块化之后可以对外开放给其他友商,嵌入他们的机器人。”朱德永表示,汉王甚至鼓励合作伙伴开发新的应用场景,一起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这种开放共享的策略,将汉王的原创技术转化为行业共同财富,加速“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
上游新闻 马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