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2023年10月,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启真楼报告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挤满了自带小板凳的学生。他们等待的主角,正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院士。如何把“距离地面400公里、重达百吨”的中国空间站搬进一场90分钟的校园报告?这场由校团委、研究生院与航天学院联合发起的“总师面对面”,给出了教科书级示范。
【成功案例】
三级联动,精准邀约
学校以“航天总师校友返校”为情感纽带(杨宏院士1984届校友),由校长亲自发出邀请,陕西省国防科工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同步出具支持函,两周内完成档期锁定。
议题共创,双向定制
会前通过“西工大航天号”公众号征集学生问题3273条,提炼出“空间站如何‘搭积木’”“机械臂怎样给飞船做‘体检’”等十大痛点,杨宏院士据此调整PPT,现场金句频出。
沉浸舞台,硬核互动
学校首次启用XR扩展现实技术,把天宫1:1三维模型投射到舞台中央;杨宏院士手持平板,实时放大节点舱、太阳翼,观众佩戴3D眼镜即可“走进”空间站。
长尾传播,影响裂变
演讲结束后,学校将90分钟完整视频剪辑成5条“知识点短视频”,48小时全网播放量破1200万,“西工大总师思政课”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6位,带动2024届航天相关专业研究生报考人数增长37%。
【演讲主题】
《从系统工程到天宫家园——一名总设计师的星辰答卷》
90分钟报告,以“一个梦想、两次跨越、三大挑战、四个启示”为逻辑主线:
• 一个梦想——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时写在黑板上的“空间站草图”如何变成今日T字构型;
• 两次跨越——从神舟飞船“一人一舱”到空间站“三舱百吨”的技术与管理跨越;
• 三大挑战——毫米级精度装配、在轨十年寿命、百次交会对接零失误的系统工程解法;
• 四个启示——把“复杂系统拆成简单模块、把简单模块做成标准产品、把标准产品连成可靠系统、把可靠系统交给可信团队”,送给青年学子的“总师锦囊”。
当演讲结束,学生代表把一枚由3D打印的“天宫”模型赠予杨宏院士,底座刻着一句话:“愿我们接过您的笔,继续写星辰。”掌声持续了整整两分钟。一次成功的院士邀请,不仅让“大国重器”走下神坛,更让“系统工程思维”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未来,无论这些学子走向发射场还是实验室,他们都会记得:星空可以触摸,大器从此可感。
名人邀约|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诺奖代言|诺奖得主赋能背书|经济学家|邀请诺奖得主出席活动|大会嘉宾邀约|嘉宾推荐|院士邀请|中国名家论坛|会议活动邀请|论坛峰会嘉宾邀约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