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未央
以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以下简称“聚集区”)建设为牵引,以校地合作为纽带,今年以来,未央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为“首善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活水”。
据了解,未央区完善聚集区推进工作机制,印发《未央区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同步成立聚集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月例会、季度调度会会议机制,建立分工方案,压实各方责任,形成高效协同推进格局。
同时,加速创新联合体实体化运行,召开机器人产业创新联合体推进会,创新举办科技型企业聚链融合发展大会,搭建政校企协同创新与资源共享平台,为聚集区遴选2名技术经理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形成“高校研发-企业转化-政府搭台”的互补格局。
成功举办2025未央区投资大会暨秦创原机器人产业创新聚集区(未央)建设大会,发布首批4支机器人产业支持基金,签约成立陕西省机器人(未央)创新联合体,14个重点投资项目进行集中签约,引进科创企业和科研团队7家,推动未央机器人产业“政、产、学、研、金、用”融合发展。
据统计,未央区聚焦机器人及关联领域,精准举办5场项目路演活动(涵盖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知识产权运营等方向),促成多项合作意向。未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首批引进的17个团队,已孵化企业33家,实现营收近千万元,授权专利软著32件,近期将签约入驻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项目8个。
下一步,未央区将聚焦企业抓培育,深化领导干部包抓企业机制,落实市级支持科技企业提质增效配套政策,动态更新“种子库”“白名单”,强化高企、科小靶向培育力度,做好入库前期储备,全力推动企业“升规纳统”。
聚焦平台抓融合,推动“陕西省机器人(未央)创新联合体”、高校共建研发中心等平台实体化、高效化运行,常态化组织路演、对接活动,显著提高成果本地转化率和企业孵化成功率。
聚焦项目抓转化,全面提升未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运营质效,优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落地项目与高校研发资源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向未央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集聚,构建“成果挖掘-评估-孵化-加速-产业化”闭环。
聚集载体抓统筹,强化聚集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强化部门协同,全力保障三大项目建设,高标准、高效率推进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展厅的规划建设,打造产业形象窗口和招商平台;全力争取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平台、专项资金及政策试点落地聚集区,放大政策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