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放眼漏洞之外:重新定义现代企业网络韧性研究报告(英文版)
报告共计:22页
《Beyond the breach: Redefining cyber resilience for the modern enterprise》核心内容总结
该报告聚焦现代企业网络韧性的重塑,强调在数字转型加速的背景下,网络安全已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韧性构建,成为企业战略核心与业务增长的新引擎。
报告指出,数字转型虽提升了企业效率与创新能力,但也扩大了网络攻击面,传统防御模式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威胁,企业需接受“被攻击不可避免”的现实,将重点从预防转向构建内在韧性,确保攻击发生时业务持续运转🔶1-30。
关键韧性要素方面,报告强调主动威胁情报的核心作用,认为企业需深入理解攻击者的战术、技术和流程(TTPs),而非依赖通用警报。数据显示,2024年勒索软件导致44%的 breaches,凭证滥用占比达44.7%,第三方涉入的 breaches 从15%升至30%,这些情报为资源分配和防御重点提供了依据🔶1-49🔶1-50。同时, offensive 安全验证不可或缺,通过威胁导向渗透测试(TLPT)、紫队协作、 adversary 模拟等方式,可在攻击者利用前发现防御盲点,验证防御有效性🔶1-57🔶1-58🔶1-60。
新兴威胁方面,报告提及AI增强型攻击、API与生态系统漏洞、OT/IoT大规模攻击、深度伪造、量子计算对加密的威胁等。攻击者利用AI自动化攻击流程,而量子计算可能破解现有加密标准,企业需提前布局后量子密码学(PQC)🔶1-72🔶1-76🔶1-80🔶1-81🔶。
为构建“防弹”韧性,报告提出多层战略框架:整合威胁情报到规划中,明确关键资产与恢复场景;通过洁净室恢复模拟、网络靶场等实战验证防御;建立动态反馈循环,从事件响应和威胁狩猎中吸取经验;借助AI和SOAR平台实现安全运营自动化;量化韧性效果,追踪检测时间(MTTD)、恢复时间(MTTR)等指标🔶1-95🔶1-100🔶1-108🔶1-114🔶1-122🔶1-132🔶1-137🔶。
报告强调,网络韧性需从董事会层面推动,成为跨部门协作的核心议题。CXO们应将其融入数字转型战略,通过“设计即安全”、主动验证、持续学习、战略自动化等方式,将安全转化为信任与增长的催化剂。最终,韧性不仅是防御手段,更是企业在数字时代保持竞争力、保障运营稳定与 stakeholder 价值的关键🔶1-160🔶1-161🔶1-167🔶1-192🔶。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