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内容趋于饱和的当下,一些“看起来冷门”的领域,反而异军突起。比如近段时间,有博主专注于讲述中国古代历史,仅靠11条作品,便迅速吸粉22.7万,点赞量突破57万,堪称“静悄悄走红”的典范。
这类内容不像传统视频那样追求花哨的画面或真人出镜,而是通过沉浸式配音+国风画面+朝代故事还原,打造出一种“听故事”的观看体验,适合夜晚助眠或静心聆听。凭借独特的叙述节奏和厚重的历史感,逐渐在短视频平台站稳了脚跟。
考虑到平台限制不能放太多细节,完整版教程我已经整理在公众号"探姐说项目"里。这个号每个月都会精选7-10个经过验证的自媒体变现项目,所有内容都是免费公开的。特别是对于零基础的新手,里面每个项目都配有保姆级教程,从账号注册到流量变现手把手教学。只要愿意花时间研究,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坚持操作,收入超过上班工资真不是难事。
一、历史故事账号为何能火?
中国五千年文明,历朝历代更替纷繁复杂,而这些内容本身就具备浓厚的“叙事属性”与“悬念张力”。与影视剧不同,这类视频往往用简练的语言讲述复杂的朝代兴衰,尤其适合睡前静听,或者作为碎片时间的知识补充。
再加上国风视觉呈现,极大提升了整体氛围感,既有文化底蕴,又不失视觉吸引力。
二、这类账号是怎么做出来的?流程不复杂,但讲究细节
虽然最终视频形式看似简单,但背后的制作流程有一套标准逻辑,任何人只要愿意动手,也有机会复制这类项目。
1. 选题与脚本撰写:故事从朝代出发
创作者一般会围绕某一历史时期展开叙述,比如秦朝统一六国、汉朝开疆拓土、宋代文治昌明等。素材可以查阅正规历史书籍,也可以参考一些知识平台。
为了提升效率,部分创作者也会使用写作辅助工具打草稿,再由自己手动润色修改,确保内容有逻辑、有情节、语言有节奏。
2. 封面与画面素材:视觉要沉稳,风格需统一
国风图像是这类账号的重要门面。选择人物、场景素材时,讲究厚重感与年代感。配图主要用于封面与视频背景,画面比例通常是1:1或16:9,保证适应不同平台。
不少博主会手动调整画面细节,比如给图像加边框、做圆形掩盖、加碟片、播放器贴纸等,模拟“老磁带播放”的质感,让整体更具历史氛围。
3. 音频与配音:声音是灵魂
音频部分尤为关键。成熟账号往往采用沉稳、低频的男声进行解说,语速不宜太快,讲究抑扬顿挫,带有故事感。部分平台配音工具可以自定义音色、语调,甚至能批量生成长文本,效率极高。
配音完成后,会统一配上淡雅的背景音乐(如古琴、埙声),增强沉浸感。控制好音量平衡,能有效提升用户听感。
4. 剪辑细节:让静态画面“动起来”
虽然大部分画面是静帧图像,但通过转场、贴纸动画、镜头推进等剪辑技巧,依然能营造出视频节奏。例如加一点“碟片旋转”“文字缓慢淡入”的动态,哪怕素材简单,也能做到有层次、不呆板。
剪辑平台以“剪映”为主,新手也能快速上手,关键在于细节打磨,而非炫技。
三、内容成型后,变现潜力如何?
这类历史解说账号的优势在于:粉丝粘性高,信任感强,内容价值稳定,因此在变现路径上具备持续性。常见的方式包括:
- 平台流量分成:播放量越高,收益越稳;
- 图书/课程推广:历史相关读物或国学课程自然契合;
- 品牌合作/栏目定制:成熟账号可接受知识类品牌广告,或为机构定制专属内容;
- 账号转型带货:积累一定体量后,可嫁接传统图书电商渠道。
此外,由于历史题材内容天然具备教育价值,也很容易被内容平台标记为“正能量”类内容,获得推荐加权。